守住报摊,守住这份情感
下午两点,安徽路的老舍公园和往日一样安静,遛弯儿的孩子不算多,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树荫下。71岁的于桂山正和老友聊着天,看到报摊上几份报纸放歪了,站起身理了理,这是他来青岛的第31个年头,也是他卖报的第31个年头。可以说,这一沓报纸,见证了他小半辈子的日子。
初衷:卖报是为了养家糊口
于桂山的报摊在安徽路和湖北路路口,开了几十年,附近老居民没有不知道这个报摊的。他是青岛最早一批卖报人。1989年,于桂山从潍坊昌邑老家带着大女儿来到青岛营生,他在园林广告公司找了份活,14岁的大女儿初中毕业,在台东邮电局夜大继续读书。半年后媳妇和小女儿也一并来了青岛,媳妇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小女儿在顺兴路小学读二年级。
刚来青岛的于桂山不能说身无分文,也是两手空空,一家四口挤在园林局十几个平方米的宿舍里,媳妇一个月的工资是200来元。为了多挣点钱,于桂山觅了份卖报纸的活。每天早上6点,他到唐邑路邮局拿报纸,那会儿没有本地报纸,拿的是报刊文摘、读报参考、新民晚报,“还有电视报,一张纸密密麻麻,5分钱一份。”于桂山回忆,当时是在安徽路上铺个小摊子,媳妇守着。
红火:楼上放篮子下来买报纸
于桂山卖报开始“红火”,和青岛晚报分不开关系,1992年晚报创刊,安徽路、太平路这一片都知道于桂山的报摊,晚报发行处的负责人认识他以后,把印刷报纸的微瑕品免费送他一些,让他卖卖试试。想不到卖得特好,没一会就卖完了。“老百姓认晚报!”于桂山立刻从发行处进晚报开始叫卖。
晚报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卖报的人也不断增加,为了多卖报纸,于桂山开始沿街叫卖。“一开始不好意思开口,话在嗓子眼又憋回去了。”他找个没人的地方练嗓子,声音大点,几次下来,吆喝出味儿了,卖得也更起劲儿了。
下午六七点的中山路,大伙都下班了,热热闹闹,拿着晚报沿街叫卖,居民楼住家的听见了,纷纷冲出来买,楼上的住户干脆拿绳拴住篮子放下来,装着买报纸的1角钱,再用篮子把报纸提上来。说起当年的情景,于桂山历历在目,神动色飞。“那时我下班,女儿们放学以后,全家出动卖报纸,一天卖400份,我自己就能卖200份。”一份报纸挣三四分钱,一天下来赚十几元,这在当时算很可观的收入了。
坚守:信息时代的一份报纸情怀
靠着卖报,于桂山供养了两个女儿完成学业,如今都已经成家立业,老两口也在观海路买了一套小房子,当年的小摊子和沿街叫卖也一去不复返,于桂山退休了,有了自己的室内报刊摊。“我是靠着报纸发家,可以说有一份对报纸的情怀。”
采访中陆续有顾客来买雪糕、汽水,穿插一两名认真挑选杂志和报纸的人,于桂山很高兴,赞许道:“就应该这样,静下心来多读文字。”快到傍晚了,几个老伙计们很快就要来报摊和他聊天了。眼前的安徽路和十几年前相比没什么变化,正如于桂山的生活一样,坚守着卖报的情怀。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高静文
新闻推荐
昌邑市瞄准问题补短板、实施精细化管理,文明基因融入城市发展 织补城市“里子” 让创城更有温度
一辆洒水车在昌邑市内的街道上作业。(□记者杨国胜都镇强报道)□本报记者杨国胜都镇强本报通讯员翟强王鲁兵昌...
昌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昌邑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