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耀古今的“七名”魅力文昌之邑的时代传承
△姜泊怀古△丝绸博物馆△昌邑剪纸——骏马图△昌邑文化中心△绿博园美景昌邑历史悠久,文化资源深厚,市内有大汶口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古代盐业遗址群等文化古迹;有不可移动文物784处,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明确要求。昌邑市委、市政府以打造“文化名市”为目标,把文化发展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大文化事业、产业投入力度,通过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加强文艺精品的创作引导,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交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文化活动品牌等措施,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唱响“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的主旋律,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助力发展,加快推进“文化昌邑”建设,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机制灵活、特色鲜明、活力强劲的现代文化发展新格局。
名家迭出的昌邑
黄福(1363—1440),字如锡,号后乐翁,昌邑黄家辛戈村(今属都昌街道)人,明代著名政治家。任职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历仕至少保兼户部尚书,镇守交趾19年,公正廉洁,素有威望。宣宗认为他“言智虑深远,六卿中无人能比”。解缙称其“秉心易直,确乎有守”。正统五年(1440)正月逝世,年七十八。成化初年,追赠太保,谥号“忠宣”。有《黄忠宣集》《奉使安南水程日记》等传世。
黄元御(1705—1758),名玉路,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昌邑黄家辛戈村(今属都昌街道)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一生著有《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四圣悬枢》《四圣心源》《长沙药解》《伤寒说义》《素灵微蕴》《玉楸药解》等医书11种,均被收录《四库全书》,另外有《周易悬象》《道德经悬解》,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
古今交融的昌邑名胜
绿博园:占地3000余亩,现有绿博会展中心、民俗古典园、四合院、艺术馆、崇圣塔、天音阁、伽蓝殿、青铜博物馆、基督教堂、华情园、桩景园、常青园、热带植物馆等景点。
博陆山风景区:景区拥有占地2000多亩、3万多株老梨树的千年梨园,其中,树龄超过1000年的有10多株,元、明朝以来的古树500多株,是整个潍坊市树龄最长、规模最大的古梨树群。景区已建成朝花台、平步青云、八卦碾塔、红峡湖、红石峡瀑布、玫瑰园、芍药园、牡丹园、幽谷漂流、生态游乐园等景点。
齐西古村:现有古民居52处,建筑规模52000平方米,建筑布局坐北朝南,大门东西向,风格古朴,色调以灰色为主,砖木结构,使用青砖、灰瓦、青石、松木、杨木建设,东西山墙常各开一窗,房屋四角有精美砖雕,充分体现我国古代北方建筑的特色。
姜泊民居群:现留存49处清末民国院落,主要是姜氏“五大功”老字号故宅。该民居群建筑工艺精湛,是山东民居的代表,也是昌邑茧绸业与“近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的重要实物见证。2015年入选“山东省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入选“山东省乡村记忆重点文化工程”。
彰显底蕴的昌邑名品
柳疃丝绸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昌邑茧绸业迅速恢复,同时引进新材料、新技艺,研发新产品,销往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柳疃丝绸”这一新的品牌。柳疃丝绸技艺2006年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昌邑丝绸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昌邑砖雕
昌邑砖雕工艺流程复杂,包括烧制青砖和制作砖雕两大部分。烧制青砖包括选土、制泥、制模、脱坯、凉坯、入窑、看火、上水、出窖等流程。制作砖雕包括磨平、打稿、打坯、修饰、清洗、浸泡等流程。在雕刻手法上,有正刻、反刻、深刻、浅刻、露底雕、透雕等。在题材上,以新春纳福、龙凤呈祥、人间八喜、锦绣富贵、金玉满堂等寓意吉祥和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现存的姜泊民居群、姜氏祠堂、齐西古民居等传统建筑代表了昌邑砖雕不同年代的艺术水平。2015年,昌邑砖雕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昌邑剪纸
昌邑民间剪纸具有表现形式丰富、装饰趣味浓厚、造型概括朴实等特点,它集胶东剪纸秀美精巧、玲珑剔透和鲁西剪纸天真质朴、稚拙憨厚的特长,结合昌邑北部的民风民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昌邑以王锡芝、李增芬、田国英、徐小玲等为代表的剪纸创作群体,创作了一大批反映现实题材的剪(刻)纸作品,影响甚广。昌邑剪纸被列入第一批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大窑土陶
大窑土陶制品主要包括生活用品系列、建筑装饰构件系列、祭祀用品系列及赏玩类系列四大类。土陶烧制技艺主要包括备土、踩泥、做陶、晾晒、装窑到烧制等工艺流程和雕刻、压印、彩绘、旋制、贴塑等制作手法。大窑土陶烧制技艺2013年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蒲苇草编
渔洞埠村蒲苇草编产品有苇席、苇帘、苇食盒、苇笠、菜篮、筷篮、锅盖、鱼确拆子等。产品不但低碳、环保、实用,而且还有观赏价值和装饰收藏价值。村民从事编织有200多年的历史,蒲苇草编工艺被列入第四批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鲁笔
鲁笔从选料到制成,经过选、配、垫、梳、圆、修、捋等120多道工序,主要包括择料、水盆、制杆、修笔、刻字、包装等六大工序,工序中以水盆和修笔最为复杂。按材料,笔头有狼毫、羊毫、兼毫、紫毫、金鸡毫、石獾毫、猪鬃、马毛、兔毛、牛耳毛以及胎毛笔等;按用途,笔头有字笔、画笔、修像笔、眉笔等。鲁笔书写流利,柔韧兼具,经久耐磨,“尖、齐、圆、健”四德俱备。
闻名遐迩的昌邑名牌
丝绸之乡
昌邑从周朝时起“养蚕织帛,捻线就织”,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生产历史,道光年间昌邑人发明了柞蚕缫丝技术,清末民初,昌邑绸商背着包袱上北洋、下南洋、上东洋、下西洋,使“昌邑茧绸”成为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代表性产品,以昌邑人为主体的民族工商业之开创了中国柞茧史的黄金时代。昌邑也因之成为全国闻名的“丝绸之乡”。
中国诗词之乡
昌邑市文山诗书社成立于1992年,现有10个分社,形成了遍布昌邑城乡的诗词书画骨干网络,并与全国近百家诗词、书画组织建立了联谊关系,以乡韵乡情吸引着昌邑同乡和国内外的千名社员、万名书友。现已出版《文山诗词》60余期,出版诗集、文史著作130多部。2002年昌邑市荣获“中国诗词之乡”称号。
中国溴·盐之乡
早在商周时期昌邑就是我国重要的盐业基地,是齐国盐文化的重要源头。自汉唐以来,一直是全国的重要盐区。汉代山东设盐官7处,都昌即居其一。现有周、宋、元时期盐业遗址211处。尤其是在东利渔村附近发现的“鄑邑故城”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座因管理盐务而设置的商周古城。
昌邑盐区地下卤水蕴藏丰富,资源优势突出。目前,昌邑原盐年产量达到400万吨,占全国海盐年产量的六分之一,溴年产量达到4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四分之一。2011年10月荣获“中国溴·盐之乡”称号。
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
昌邑全市苗木总面积11.2万亩,品种600多个,基本涵盖了适合暖温带种植的苗木品种,培育各类园林绿化苗木1.7亿株,是江北苗木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技术推广中心。2005年6月,昌邑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2008年9月,经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授予昌邑市“山东昌邑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称号,是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
广为流传的昌邑名事
太史慈救孔融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风起云涌。大名士北海(治所在今山东昌乐西)相孔融为防侵扰,出兵屯驻都昌(旧址今昌邑城区实验中学一带)。结果,被黄巾军管亥部包围。正好太史慈(东莱黄县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回家探母,母亲说:“汝与孔北海未尝相见,至汝行后,赡恤殷勤,过于故旧,今为贼所围,汝宜赴之。”(《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
太史慈奉母命赶至都昌城下,杀开重围,入城拜见孔融并商议解围之策。孔融提出派人赴平原(旧址今平原县城南张官店一带),请平原相刘备带兵前来解围。太史慈主动请缨:“昔府君倾意于老母,老母感遇,遣慈赴府君之急,固以慈有可取,而来必有益也。今众人言不可,慈亦言不可,岂府君爱顾之义,老母遣慈之意耶?事已急矣,愿府君无疑。”(《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孔融应允。
太史慈策马扬鞭,破围出城,赶至平原。刘备闻言,惊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也!”(《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
即调精兵三千,随太史慈驰往都昌解救孔融。管亥围军退去,孔融感慨地对太史慈说:“卿吾之少友也。”太史慈回乡,禀告母亲,母笑曰:“我喜汝有以报孔北海也。”(《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
昌邑李士桢、李煦家族与《红楼梦》
李煦生母文氏与曹雪芹祖父曹寅生母孙氏均为康熙帝保姆;李煦与曹寅共事多年,同为康熙帝近臣。不仅如此,李曹两家还有着更为密切的亲戚关系——李煦之妹即为曹寅之妻。康熙五十一年,曹寅病故,李煦代曹寅管理盐差一年,将所得余银代曹寅补完亏空,继而与袭任江宁织造的曹寅之子曹颙(《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父)共事。康熙五十三年,曹颙病逝,李煦选中曹荃四子曹頫为其妹嗣子,经康熙帝恩准,曹頫袭任江宁织造,继续得到李煦的扶持。
学术界认为,《红楼梦》是根据李曹两家的兴衰荣辱及许多的真实人物写就。如:《红楼梦》中家喻户晓的人物史太君贾母,原形就是李煦之妹、曹寅之妻。《红楼梦》中还曾交代,史湘云是贾母娘家人,他的两个叔叔都是封侯的,一个是保龄侯史鼐,一个是忠敬侯史鼎,李煦的两个儿子即名鼎、鼐。
《红楼梦》中的诸多洋货出于王夫人、王熙凤家族,其背景与李煦之父广东巡抚李士桢开创的“广东十三行”有所关联。
学术界还认为,林黛玉的原型、妙玉的原型也是出自李家;协助曹雪芹完成《红楼梦》并为做评的脂斋砚,则是李煦的长子李鼎。
清·潍坊市最早的邮政局在柳疃建立
柳疃地处昌邑北部沿海,素称“丝绸之乡”,清末民初,柳疃周围有数百个村庄,几乎家家有织机,户户有织女,织机总数在两万架左右,从事织绸和丝绸贸易的在10万人上下,年出口柞绸60万匹,柳疃及附近的商号达400多家,有“日上市神绸三千六百匹”之说,国内外的绸商纷纷慕名而来,柳疃成为繁华的商埠和昌邑的金融中心。
同治十二年(1873年),柳疃出现繁华的白银市场,为了便于商家的丝绸交易,信函往来和货币兑汇,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清政府特允在昌邑柳疃建立了潍坊第一个邮政局,主要业务是函件邮寄与货币汇兑,在外卖绸的人给家中写信或汇款,只写“中国柳疃”即可寄到家。1928年(民国十七年)改为二等邮局,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改为三等邮局,下设邮政代办所,有夏店、东冢、下营三处,1945年9月人民政府接管邮局,成立四等邮局。
新闻推荐
昌邑市检察院“从案件事实来看,陈世美只犯有重婚罪和向皇帝隐瞒婚情的‘诈以不实\’之罪,因此,依据宋朝律法,应判处陈世美徒刑……”近日,在昌邑市检察院最新一期检察讲堂“古案今析”栏目中,刚参加工...
昌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昌邑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