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城乡统筹 资源整合 动态管理 环卫一体让昌邑城乡共享美丽环境

潍坊日报 2017-12-18 09:20 大字

本报讯(记者孙克义通讯员杨明广)近年来,昌邑顺应广大群众需求,以“城乡统筹、资源整合、动态管理”为原则,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工作思路,分先城中村、后镇街区驻地、再农村三步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让农村地区环境卫生也享受到城市的服务待遇,共享生态美丽环境。

“昌邑模式”开辟保洁新路。每天,昌邑市北孟镇东屯村村民宋建民都把家里的生活垃圾用袋子装好后放进街道上的垃圾桶里,保洁员郭术林则在附近清扫着道路,垃圾清运车下午就会把村内垃圾收集后运到镇上的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处理,然后再运到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是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后,农村环卫作业基本的流程。为有效推进一体化进程,昌邑将全市镇街区驻地和农村的环卫工作全部委托环卫局监管、昌邑康洁环卫集团运营服务,由“户、村、镇、市”四个管理主体变为一个管理主体,实行“一杆到底”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创新“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垃圾收集处理新模式,实现了垃圾“收集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

“智慧环卫”实现高标准作业。在昌邑康洁环卫集团调度指挥中心,只要通过点击鼠标,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全市分布在城乡的25000余个垃圾桶当日清运情况。这是把“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垃圾桶清运管理带来的新亮点。近年来,昌邑依托“互联网+”,全力打造“智慧环卫”信息化标准体系,对所有人员、车辆、城乡道路保洁、垃圾清运情况实时监控、实时调度。2000余辆环卫作业车辆全部安装“千里眼”——GPS定位监控系统,通过与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有效结合,详细记录机扫、洒水、清洗等作业车辆的行车轨迹、出车时间及作业次数等指标情况。建立生活垃圾清运物联网管理子系统,为该市25000多个垃圾桶安装上电子标签识别码,建立“户口”档案,在所有垃圾运输车装备红外感应器、激光无线扫描仪,由调度指挥中心对垃圾桶清运实施24小时职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和调度,形成了“一条龙”数字化管理链条。

“昌邑环卫”展示昌邑形象。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人员、车辆、现代化管理、市场化操作离不开资金保障。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昌邑创新资金筹措模式,强化多元投入机制,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元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他们把环卫作为新兴产业的“生力军”进行培育,大力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昌邑环卫已成为对外展示昌邑形象的一张新名片。目前他们相继承接山东、安徽、河北、河南等20省的城乡保洁,成立了近600个项目部,托管合同营业额达128亿元。他们还抢抓“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倡议机遇,先后与巴基斯坦、泰国、柬埔寨、委内瑞拉等国家洽谈保洁托管事宜,并达成了托管意向。

新闻推荐

考古其实就是猜谜语

“考古很辛苦,收入也不高,是什么力量让你一直能维系对考古的热情?”“是,它就像一个谜语,你发现了它,就非常想去解开它,想知道谜语背后的故事。”11月28日晚,杨军在思想湃现场给大家做了一场很有内容的演...

昌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昌邑,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