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春堂:血肉之躯筑起钢铁运输线
“这几个都是我们村参加抗美援朝的,回来后合了一张影。当时一共去了11个人,其中一个牺牲了,永远留在了朝鲜。”10月21日,在洞山中路一座家属区,90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庞春堂翻开一本老相册,又一次仔细看看那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伴随着老人有些低沉的声音,记忆将时间带回到70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
庞春堂出生于山东省昌乐县一个贫苦家庭,兄妹三人,他排行老大。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已进入第二个年头,全国各地都充满了抗击美帝国主义、保卫祖国的情绪,此时,县里也发出了参军卫国的号召。
“当时就号召家里有弟兄两个的,要有一个人参军。我那时候刚好不上学了,特别想去,保家卫国,历来都是光荣的事!家里正好符合条件,就报名了,家里人也都很支持我。”庞春堂说,村里不少人报名,最终选取了11人,全县一共招了一千多人。
同年3月份,庞春堂与全县一千多人坐上闷罐火车,行了三天三夜赶到东北边境,在边境地区进行了20多天的简单军事训练,随即奔赴朝鲜战斗前线。
庞春堂个子高,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60军180师538团运输连,成为一名运输战士。当时,从国内输送到朝鲜的战略物资会运送到离前线阵地几公里远的一个个兵站,再由庞春堂这样的运输战士们以身背、肩扛的方式运送到前线战场。
一箱弹药五六十斤重,一袋粮食60多斤,庞春堂和战友们往往用绑带在背上绑上一箱,肩头再扛上一箱。白天敌军飞机不停轰炸,物资运输基本上在夜间进行,他们趁着夜色,沿着崎岖难行的小路,一趟趟来回穿梭在兵站和前线阵地之间。
“前面阵地在激烈战斗,弹药消耗很大,我们就一趟趟往阵地上送,只要没有重伤、没有牺牲,再苦再累,也要咬着牙把弹药、粮食保障到位。”庞春堂说,虽是夜间,运送过程中也时常要遭遇美军飞机、大炮的轰炸。一次,他刚完成一趟运送任务,在返回兵站领取物资的途中,一发炮弹打过来,他还没来得及看到炮弹落点,巨大的爆炸声便在耳畔响起,当时只觉左耳一阵发热,在夜色下一摸,脸上全是血,前胸也被染红了一大片。
“这里也受了伤,还好没伤到骨头。”讲述中,庞春堂慢慢卷起左侧裤腿,小腿上弹片留下的疤痕清晰可见。在另一次运送过程中,炮弹炸开后,弹片将他的腿部炸开了一条口子,他自己简单包扎止血后,又义无反顾投入到物资运送之中。
从兵站领取物资送到前线,几公里路程,一趟下来往往要几个小时。一趟趟看似枯燥却又非常辛苦、充满凶险的路程,庞春堂一走就是一年多。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庞春堂和战友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条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有力地保障了前线阵地的军需供应。
1953年,由于作战需要,庞春堂所在部队进行改编,他被编入炮兵营,从前线转入后方进行训练,成为战防炮连的一名战士。
“很多战友牺牲了,心里恨哪!那时候战争还在打,我训练中非常认真,时刻准备着随部队再次走上前线,到时候就可以真刀真枪跟美国鬼子干了,可以自己操作火炮保卫国家了。”心里记着战友、想着国家,庞春堂刻苦训练,很快掌握了一名炮手所有的必备技能,默默为再次奔赴前线做着准备,直至同年7月,战争结束,他随部队回国。
“我是幸运的,比起牺牲的战友,我这点伤算得了什么。”硝烟已散,精神永存。几十年来,每当有人称庞春堂是英雄,他都会说,自己只不过代表那些牺牲的战友享受了这份荣誉。
本报记者 吴巍 廖凌云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潍报全媒体记者孙孔嘉)今年以来,昌乐县第二实验小学以开好劳动教育课为抓手,立足学校实际,把劳动课堂搬...
昌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