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潮涌 鱼水情深

潍坊日报 2020-06-12 08:48 大字

□本报记者赵金凤于卿

通讯员孙林朴范星海

锡超陈思潞

昌乐县一直有着光荣的拥军传统。近年来,昌乐县委、县政府从源头理思路,从关键环节入手,重点攻关,精准施策为驻军办好事、解难事,受到部队官兵好评,拥军史册上再添浓墨重彩一笔。

搬出训练场

附近部队有个训练场在昌乐境内,是换防部队留下的。

一次,官兵们精神抖擞上了训练场,没想到,里面有村民在活动,怎么说也没能劝走。老乡说:“我在这里锻炼有几年了,咋还让走呢?”官兵们与地方联系后才知道,附近村民很愿意来这里锻炼,部队也一直在劝村民离开。

部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实弹射击频率增多,训练场的危险性增大,万一伤着碰着老乡咋办?

部队迅速把情况向上反映,昌乐县主要领导十分重视,立即安排有关部门深入了解情况。原来情况复杂,如何有效劝阻村民出入训练用地的问题,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县主要领导立即决定:无论花多大精力,不管过程如何艰难,一定要帮助部队解决这个难题。

县领导带领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司法机关、人武部等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认真分析,敲定解决方案。会后,多次走访沟通,并派出调解员与村民交涉,把大难题细化分解,各个击破。

经过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不久,这个悬了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妥善解决。老乡自觉远离训练区域,部队官兵的训练热情高涨,练兵备战的士气更高了。

喝上放心水

昌乐营区距离居民生活区较远,地理位置特殊,水源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部队移防到这里后,请求地方帮助。县里专门召开会议,下决心给予彻底办好。

在地方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昌乐县里拨出76万元作为专项改建资金,由实康水业公司设计图纸,县水利局牵头负责并限期完成。营区自来水改造工程顺利启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为了保证质量提高效率,施工人员加班加点,昼夜奋战,终于按期竣工,官兵们用上盼望已久的“放心水”。

冬天不再冷

进入冬天,营区官兵宿舍里的温度骤降。

训练归来的战士,感觉室内温度和外边没什么两样。原来,这个营区的供暖一直依靠燃煤蒸汽锅炉,不仅供热效率低,而且还有污染。

由于当地供热公司位处城北,昌乐营区却坐落城南,因路线过长,供热管道要铺设到部队营区,难度可想而知。

县领导在走访中得知这个情况后,当即表态,不管有多大困难,也要想办法解决子弟兵的供暖问题。随即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供暖事宜。

县里拿出配套资金99万元,由县住建局牵头负责供暖工程。开工后,县里有关领导现场督查,县住建局负责人全线督导。经过通力协作,施工进度不断推进,去年冬季来临前,营区安上了全套的燃气取暖设备,冬天不冷了。

当好大后勤

既要为部队解难题,更要为官兵办实事。昌乐县委、县政府确立“当好驻军大后勤”的服务理念,强化“驻军安心训练,地方贴心保障”的拥军宗旨,把部队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办实办好,把贴心服务送到驻地部队军人、军属的心坎上……

先后举办退役士兵、随军家属就业创业招聘会,搭建企业与退役士兵、随军家属就业的桥梁;利用每年重大节日和悬挂光荣牌时机,开展多种形式走访慰问军人军属活动;在军人子女入托入学方面给予政策性照顾……

昌乐县有力度、有温度的拥军举措,极大地鼓舞了驻军部队的士气,激发了官兵训练热情。自移防以来,该部队聚焦中心练兵备战,先后高标准完成了实兵演训、维和等重要任务,在陆军比武竞赛中取得骄人成绩,涌现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战区陆军“强军精武标兵”等一大批爱军精武典型。

新闻推荐

口袋公园见缝插“绿”

6月11日,市民在新建成的青岛市市北区“昌乐园”观看城市变迁介绍。近年来,青岛市市北区充分利用道路节点、棚改腾空土地、...

昌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昌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