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就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2019山东半岛城市群(潍坊)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潍坊市第五届创业大赛现场▲为公益岗位工作人员发放社保补贴▲潍坊创业大学学员在进行企业经营推演▲公共就业服务进社区▲正在进行的育婴师职业培训▲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人事代理服务
□本报记者付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中央把稳定和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快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努力让广大人民工作有保障、收入有提高,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全市人社部门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观念,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让稳就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硬实力”。
加强组织领导,坚决落实积极就业政策
就业问题错综复杂,稳就业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在组织领导、政策推动上打出“组合拳”。
认真抓好政策完善落实,潍坊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就业创业的系列部署,在抓好上级出台就业政策文件贯彻落实的同时,结合潍坊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为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人社、财政等职能部门围绕完善就业服务、强化创业培训、加强就业资金管理、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方面,制定了《潍坊市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潍坊市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促进各项就业政策落地生效。
就这样,一项项“就业红包”的发放,让广大企业与劳动者感受到改革举措带来的温暖,成为企业减负担、就业岗位稳定、劳动者就业的重要支撑。
有了好政策,怎样及时落实必须放在突出位置。潍坊市不断健全组织协调机构,成立了由市政府领导为总召集人、40多个市直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市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建立健全了部门联席会议协调、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监督检查等一系列制度机制,统筹谋划推进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协调运转的工作格局。各县市区参照市里做法,建立了相应的议事协调和工作机构,进一步完善了以人社部门牵头,发改、工信、财政等部门配合,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单位参与的就业工作推进机制。不仅推动了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制度的出台,更确保了各类好政策的及时落地。
在推动稳就业政策落实达效的同时,就业目标责任落实也在不断加快、不断强化。每年将就业目标完成情况列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比重。同时,单独开展政府就业目标责任制考核,将考核情况进行评比排名,并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通报各县市区政府,明确整改时间表、路线图,限时推动整改落实。
加强风险防控,积极促进援企稳岗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助力企业脱困发展、稳定就业岗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履行稳定就业岗位社会责任积极性,促进职工岗位稳定,从源头上减少失业、稳定就业的重要措施。
潍坊市扎实推进失业保险阶段性降费政策,减轻企业压力。根据省、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规定,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0年4月30日,每年减轻企业负担9.9亿元,惠及1.9万家参保单位、100多万名职工。着力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下发《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的通知》,2018年分两批发放稳岗补贴5717万元,惠及2288户企业、44万名参保职工。
为进一步加大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力度,今年,还对因落实国家、省、市重大政策或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按上年度6个月的企业及其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0%返还,并将现行技能提升补贴政策申领条件由企业在职职工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36个月及以上放宽至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12个月及以上。将企业在职职工取得的59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纳入补贴范围;按照省政策规定,对“十强”产业企业职工,将初级、中级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提升30%。
同时,全面推动失业动态监测制度化,重点对125户监测样本企业及11万多名在岗职工进行实时监测。深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搞好就业、失业动态调研分析,融入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发展。
完善工作体系,不断拓宽就业服务渠道
当下,不同领域的就业群体,有不一样的就业诉求,而且就业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群众就业仍面临不少难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不仅需要积极的就业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就业服务渠道,提高就业措施精度和实施力度,努力让每个有就业意愿的人找到合适的工作。
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微信、微博等媒体开设专栏、专版、专刊,宣传解读就业创业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法规政策进机关、进高校、进院所、进社区、进企业“五进”宣传活动,推动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到位。
构建“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统筹城乡就业,依托市、县、镇街、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完善人力资源求职用工信息平台,推行精细化公共就业服务,为劳动者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
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主体作用,全市每年组织大型专场招聘活动500场次以上,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岗位对接服务。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编制《潍坊市人力资源发展规划(2019-2022)》,构建“1311”人力资源发展体系。今年1-5月份,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各类招聘会273场,累计提供招聘岗位约9.96万个次,办理求职登记约9.8万个次,市场求职供求总量总体稳定。
扎实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将29项公共就业服务事项整合缩减为21项,服务窗口由19个精简为12个。探索试行“自助经办、容缺受理、预约上门、快递送达”等措施,推广“零+1”服务模式,方便群众办事。
创新开展“证卡合一”改革。2017年4月,潍坊市在全国、全省率先推行《就业创业证》与社会保障卡“证卡合一”改革试点,将18项就业创业服务项目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卡办理,推进就业创业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一卡通办”,打造无差别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新模式,“证卡合一”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
五年来,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8万人,年均超过10万人,每年在省政府就业目标责任考核中名列前茅。今年1-5月份,全市实现城镇新就业6.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7%,低于年初控制目标1.13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低位。
聚焦大众创业,扎实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质上就是要调动亿万市场主体积极性和创造力,随着市场主体大量增加,新业态不断涌现,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
创业活力充分释放,截至6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99.1万户,注册资本(金)总额1864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24.8%。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列青岛、济南之后,居全省第三位。
创业孵化平台规范提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服务的工作思路,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初步构建起“一核引领、两翼腾飞、四带驱动、重点突破、多点发展”的总体格局。目前,全市共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园区)190处。其中,经过人社部门认定的有143处,获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22处,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88处。
财政资金引导扶持,自2017年以来,潍坊市充分发挥政府创业资金引导作用,市财政每年设立不少于1亿元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用于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截止到去年底,全市落实各级创业示范平台奖补资金1.66亿元,用于扶持创业示范平台服务入驻企业。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9万笔,发放贷款金额90.17亿元,位居全省前列。
创业培训资源有机整合,建成全省首家实体性创业大学——潍坊创业大学,对全市创业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在12个县市区、2个市属开发区全部建成创大分校,成立了潍坊创业大学现代农业学院和潍坊职业农民创业学院,在11所驻潍高等院校建立创业辅导站,在全市20所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建立健全了“创业大学+分校+辅导站+实践基地”的创业培训体系。
提升技能素质,着力加强技能培训工作
就业创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潍坊市提出进一步强化就业创业培训,全面推进就业创业能力。
围绕建立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五年来,全市共开展职业培训46.77万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35.93万人,创业培训10.84万人,职业培训工作提质增量成效显著。
“互联网+职业培训”改革扎实开展。“互联网+就业培训”“互联网+创业培训”两大系统上线运行。目前已有75家定点培训机构上线入驻。
把技能大赛作为选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载体,以市级大赛为引领、行业竞赛为主体、企业技术比武为基础,构建起互动联赛格局。潍坊市连续举办了8届职业技能大赛,组织行业竞赛350余次,涉及竞赛工种127个、参赛行业20多个、企业1800余家,每年选拔潍坊市技术能手100人以上。截至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6.1万人,有6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拥有全国技术能手24人,齐鲁首席技师119人,山东省技术能手115人,建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工人技师王钦峰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学生袁强夺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潍坊市技师学院获批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集训基地。
强化就业扶持,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和就业援助
突出重点人群,兜底困难人群。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是潍坊市扩大就业的重要内容。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出台关于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20条”,对来潍就业创业的博士毕业生、硕士、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1500元、500元的生活补助。对招用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和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比例的社保补贴;给予创业大学生最高2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和最长3年、每年最高5000元的创业场地补贴;小微企业每创造一个大学生就业岗位给予2500元的岗位开发补贴;见习大学生给予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50%的见习补贴。近年来,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高于全国全省水平。
同时,积极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每年组织举办退役军人、农民工、妇女等重点群体专场招聘会,推动引导落实重点群体就业,全市就业人群女性占比超过50%。突出抓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和大学生创业培训,努力扩大培训规模,推动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和成功创业。
在落实困难群体就业方面,扎实做好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五年来,共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6179户,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4110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为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共计2.5亿元。
大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2015年以来,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累计举办专场招聘会400多场,为32万人提供免费服务,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6950人。
聚焦乡村振兴,着力提升乡村就业创业
创新提升乡村振兴“三个模式”,是潍坊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潍坊市不断创新举措,吸引各类群体返乡创业就业,凝聚起振兴乡村磅礴力量。
完善农村创业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创业体系建设系列文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创业体系的意见》一个主文件和《关于实施农村“双创”主体培育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潍坊市农业农村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方案》两个配套文件组成的“1+2”农业农村创业政策措施架构,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农业农村创业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加快培育农村实用人才,聚力乡土人才培育,制定《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依托潍坊职业学院成立潍坊职业农民学院,成立潍坊创业大学现代农业学院和潍坊职业农民创业学院,打造了具有影响力的乡村人才培育基地。积极鼓励引导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返乡下乡创业,并在政策、资本、技术和产业化运作上提供支持,培养一批“创新创业型”人才在基层农村发光发热。
以农村特色经济为基础,大力培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昌乐县以“一中心三基地”为统领,建设潍坊市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基地,深入推进国家级返乡创业试点,打造了“农创”特色品牌。
新闻推荐
□记者都镇强报道本报昌乐讯6月20日,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3组对昌乐县2018年度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项目...
昌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