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 传统农业村变旅游胜地
昌乐庵上湖村打造农业田园综合体,走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庵上湖模式”
昌乐县五图街道庵上湖村不依山不靠水不挨镇,原本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如今当你走进那里,带来的是对农业村内心感知的颠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庵上湖村成了旅游“焦点”目的地。去年这里接待游客13.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414万元。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庵上湖村打造出了富有自身独特印记的农业田园综合体,通过田园综合体聚集旅游资源,以旅游资源催生旅游产业,打通了乡村振兴的“任督二脉”,使这里成为了一处景区式村庄旅游胜地,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发展的“庵上湖模式”。
从种大棚到种“风景”,在田园里创造旅游资源
6月18日,记者来到庵上湖村。如今的庵上湖村,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可是谁能想到,十几年前这里只是一处最普通不过的贫穷村庄。老一辈人都记得这样一段描述庵上湖村景象的话:“不靠城,不挨矿,南坡里种麦子,北地里种棉花,沟沿梆子上种地瓜。一年忙到头,也就是管个饱。”面对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收入低的局面,如何找到一条既强村、又富民的好路子呢?庵上湖村党支部用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给出了答案。
2001年,赵继斌就任庵上湖村党支部书记,他下定决心要摘掉庵上湖村贫穷落后的旧帽子。当时没有任何经验,他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带领党员干部外出“取经”,最终决定以党支部牵头领办、创办合作社,把群众组织起来种植大棚瓜菜,“握指成拳”发展现代农业。这是一条看似明晰的致富思路,可是到了一直从事传统种植的村民眼中,却是不敢尝试的“新事物”。
为了给村民们做出样板,2001年赵继斌等5名村干部带头建起了37个大棚,每个棚年收入突破了2万元,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数目,直接带动起了村民建棚的积极性。2007年12月,由赵继斌等3名村干部发起,带动15个党员户、6个普通农户第一批加入,成立了昌乐县华安瓜菜专业合作社,并注册“庵上湖”“华品”两个商标。看到效益好,先后又有180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品牌化运营,庵上湖村迈出了强村富民发展的第一步。
村里的经济有了起色,但还没有实现根本转变,如何才能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党支部成员们瞄准了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属于朝阳产业,是拉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这条路子虽好,可庵上湖村没有现成的旅游资源,想发展乡村旅游难度可想而知。在多方考察后,赵继斌决定利用村里的农业优势,打造农业田园综合体,创造出富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他们加快土地资源整合,建设了有机蔬菜科技园和认种园,实现了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同时建设了融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庄园庵上湖瓜菜采摘园,初期以黄瓜、西红柿等蔬菜采摘为主,后期增加了草莓采摘项目,每斤40元的奶莓能持续采摘到五一前后,不仅为农民开辟了致富新途径,也为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无限商机;投资150万元在村东利用荒沟,栽植了葡萄供游客采摘,让游客在采摘过程中了解庵上湖瓜菜的种植模式和生长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庵上湖品牌的知名度;建设现实版“开心农场”,吸引了潍坊市区、昌乐城区等城里人来认种有机瓜菜,每年交一定租金就可成为“农场主”……
春暖花开,一批又一批城里人来到庵上湖村踏青赏花,既可以到大棚里观赏采摘,也可以到生态餐厅体验生态美食……
从卖产品到卖“风景”,旅游资源催生旅游产业
“景区一定要有自己的经营业态,才能让老百姓真正尝到景区化带来的收益,才能让景区长长久久地发展下去。”接受采访时,赵继斌这样表述发展路径,缓慢有力的语速也正是这个村蹄疾步稳发展的真实写照。
田园综合体的打造,在增加庵上湖村第一产业收入的同时,创造性的打造了“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激活了第二产业的潜力,促进了庵上湖瓜菜的规模化经营,打响了庵上湖瓜菜品牌,实现瓜菜无公害生产,瓜菜销售向中、高端市场发展。为了丰富产业形态,庵上湖村还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以电子商务的现代化信息手段引领农业品牌开拓第三产业市场,通过打造“庵上湖优厨房”为品牌的网上生鲜购物平台,使庵上湖村的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实现了农业电子商务化、多元化发展。2017年,庵上湖村通过合作社实现瓜菜销售收入突破3000万元,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达3万元,户均收入达10万元。
通过合作社售卖农产品鼓起村民口袋的同时,庵上湖村以久久为功、巧心经营理念,巧妙地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从“一处美”变到“一片美”再到“处处美”,利用打造起的田园综合体这一旅游资源,全方位、立体式地发展起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业。“真正让庵上湖村成为旅游强村的,还是我们打造的庵上湖田园综合体。县里聘请了上海的专家,以庵上湖为核心作出的万亩田园综合体规划,辐射周边东耿、西耿、营子等18个村1万余亩土地。”昌乐县旅游局局长王在山说,在这处田园综合体里,新建了一条50亩的葡萄沟,建设了农俗文化展馆、室外农耕文化展区、千亩植物园、“一庵一湖一桥”、街头公园,着力打造了一条特色景观带。此外,还改造了一个长110米、宽48米的钢化大棚,其中内部建设3个大棚课堂、1个学员培训实践基地、1个会议室和1个接待室,建设农产品保鲜冷库,打造现代农业生产区。
如今,庵上湖村最大的“旅游景点”是这里的农业采摘观光园。娇艳欲滴的樱桃、清香可口的草莓……天然、生态的农产品不停刺激着游客的味蕾。“我们这里融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农业观光、教育培训于一体,以西红柿、黄瓜、草莓等蔬果为主,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品味田园生活。”赵继斌说。
教育培训是这个园区的一大亮点。前来这里的游客,有不少是外地组团前来参观学习的。他们一走进园区,就被这里展示的各种高科技农业产品给深深吸引。在园区里有专门的培训室,参观者可以在培训室里就地接受培训。“这是我第三次来庵上湖村了,每次来都有新收获,这个村子的步伐走得快而沉稳,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了。”从诸城来考察的周先生说。
从塑美景到塑品牌,旅游产业检验“庵上湖模式”成色
房屋靓化、庭院整洁、路灯安装等为载体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真正使一条条道路变成观光路、旅游路。一条蜿蜒小道,通往村子里的核心地带,道路两侧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道路地面上,车轮轻轻轧过,如同跳跃在五线谱上的一个个音符,让人的心情顿时舒畅起来。村里的屋舍整齐划一,白墙灰瓦本身就是一道风景,而村里的每一条街,每一个胡同旁,都栽种着花树,花开时节景色美不胜收。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庵上湖的名气真正走向全国。赵继斌知道,“庵上湖”这个品牌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基,而产品质量安全则是这个品牌的命门。为保证产品质量,庵上湖实行党员包户、干部包户,如果包靠的区域内产品质量出了问题,要受到处罚,甚至开除。截至目前,庵上湖瓜菜安全质量在全国、全省和市县组织的历次检测中,没出过任何问题。2015年12月,庵上湖村被省旅发委评为省级旅游特色村;2016年12月,庵上湖村采摘园被省旅发委评为省级精品采摘园;2017年8月,昌乐县华安瓜菜专业合作社被省农业厅、省旅发委评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庵上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先后被评为“潍坊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级设施蔬菜标准园”,又申报了全国标准化生产基地。
另外,庵上湖村还建立了“道德银行”,实行积分制,让信用兑换成真金白银。据华安瓜菜专业合作社负责销售业务的工作人员赵新英介绍,菜农信用积分高,菜价卖得也高。前段时间,一户菜农的黄瓜以每斤6元钱的价格向游客出售,有多少卖多少。如今的“庵上湖”,既是一个诚信品牌、为民品牌,更成为一个带动一方发展、福泽一方百姓的符号。生产、生活、生态,样样齐全,一产、二产、三产渐次激活,向着构建田园综合体的目标健步迈进。正因为坚持道德与诚信,庵上湖村获得了“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成为昌乐唯一获此“国字号”荣誉的村镇单位。
党建引领,旅游驱动。庵上湖村的发展是昌乐县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在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庵上湖始终不忘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帮扶,建立了长效机制,让每一名贫困群众都能共享合作发展的成果,带动全村10户低保户、12名残疾人实现整体脱贫。记者见到了正在草莓棚里干活的村民赵光文。今年58岁的他患有偏瘫,老伴的身体也不好,前几年因为身体生病,家里欠下不少外债,后来在村合作社的安排下,他负责一个草莓大棚的管理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一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由于不能干重活,赵光文将家里的5亩地流转到合作社,合作社给予每年每亩700元的保底分红。“合作社对村里残疾人免费赠股,去年赠送我2000元股份,今年赠送了3000元的股份,每年年底能分红。”赵光文说,除去他们老两口买药的钱,每年还能剩2万多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庵上湖村还在庵上湖瓜果采摘园建立了扶贫基地,为贫困户们提供就业机会,变“输血”为“造血”。专门制定出“日结、周结、月结”三种不同的工资结算方式,按时给贫困户发放工资。此外,庵上湖村还探索实行资金互助模式,贫困户成为合作社社员后,可以将存款存入合作社,合作社给予多于银行1倍的利息。
记者手记乡村旅游“庵上湖模式”的启示
要想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有一个好的村级领导班子,他们的视野、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发展的程度。庵上湖村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无论创业之初的率先垂范,还是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探索,都得益于以赵继斌为“班长”的村级组织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和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如果没有村党支部这个中流砥柱,庵上湖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应优先选择那些领导班子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强的村重点突破。同时,大力开展乡村旅游专业培训,让更多懂农业、懂专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级班子来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有优势产业做基础。乡村旅游业需要依托优势产业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形成新动能。一产是根,二三产业是叶子、花朵和果实,只有依托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才能有效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形成根深、叶茂、花香、果硕的发展格局。庵上湖乡村旅游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始终牢牢抓住绿色瓜菜产业这个一产不放松,围绕一产做文章,实现了园区景区一体化、产旅资源一体化、产旅品牌一体化,让游客有得看、有得吃、有得拿、有得体验,厚植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内生动能。
发展乡村旅游,还要有一套好的管理运营机制。乡村旅游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涉及农业、旅游两大产业和农民、游客两大群体,受食品安全、交通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必须以一套完善的管理运营机制来推进。庵上湖乡村旅游从零基础到强劲发展的成功蜕变,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有一套接地气而又与时俱进的管理运营机制。“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已成为新时代该村党组织领导“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成为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以此衍生出的“土地合作、金融合作、社企合作、社社合作”等多元包容方式,不断完善的《庵上湖村村规民约》和支部领治、协商共治、村民自治、教化促治“四治”村级治理做法,都对提升管理运营水平,形成村民、游客融洽相处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是农民主体参与。作为乡村旅游的受益者,只有当大多数农民意识到自己在乡村旅游中的责任并且勇敢地、自觉地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真正激发出农民参与、服务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庵上湖村,全部农户、全部土地加入合作社,乡村旅游已经和每一户村民密切相关,村民自觉签订村规民约承诺书,对房前屋后、棚前棚后的卫生实行“三包”,坚持文明待客,合力优化生产生态生活环境,为游客营造一个民风淳朴、干净整洁、宾至如归的旅游环境,实现了游客和村民的和谐共赢。文/图本报记者赵春晖
新闻推荐
市政应急值守防汛队迅速集结昨天下午2时35分,按照气象部门预报,市城市防汛办防汛成员单位下发通知,要求各责任部门做好应急...
昌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昌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