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扫盲村 她是功臣 在李佩英努力下,李家木庄村172名青壮年很快摘掉文盲帽子
在李佩英努力下,李家木庄村172名青壮年很快摘掉文盲帽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原昌乐县平柳乡李家木庄村因为贫穷,九成以上的农民都没有文化。初中毕业后,14岁的李佩英放弃升学机会,回村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她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让全村172名青壮年很快摘掉了文盲帽子,李家木庄村成为全省第一个扫除文盲村。5月11日,记者见到了78岁仍对教育充满热情的李佩英。
1
放弃升学机会,14岁当起民办教师
5月11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奎文区大虞街道孙家社区东方太阳城小区,见到了78岁的李佩英。眼前的李佩英看上去干净利索、和蔼可亲。
1940年,李佩英出生于原昌乐县平柳乡李家木庄村。由于家庭贫困,村子里很少有人上学。1948年,共产党组织村里开办小学,鼓励儿童上学,她才有了上学的机会,而且一直是班里的优等生。
1954年,李佩英初中毕业,原本打算继续升学。这时,全国开始进行扫盲运动,而李家木庄村90%以上的农民都没有文化。苦于没有合适的民办教师,村里一直无法开展扫盲工作。
得到消息的李佩英决定放弃继续升学的机会,回村当一名民办教师。“我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需要我了,我怎么只能顾个人利益呢。”李佩英说,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她决心把所学的知识教给乡亲们,帮他们摘掉文盲的帽子。
“主动请缨”的李佩英让当时的村支书有些意外,村支书多次强调,“民办教师工作很艰苦,没有任何报酬和待遇”。眼见李佩英决心不改,村支书决定让她试试。就这样,年仅14岁的李佩英成了李家木庄村的一名民办教师。
2
进城买回课本,没留路费走了一天
尽管李佩英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正开展起扫盲工作来仍困难重重。教室、教学工具、课本、学员……各种问题都需要她去解决。
李佩英只好回家说服父母,将自家的两间南屋收拾出来当教室,又让父亲在墙上刷出了一块黑板。解决了教室问题,还有课本问题。“买课本需要花钱,那个年代大家都太穷了。”李佩英又动员父母将家里留着过年吃的花生卖掉。拿着卖花生的钱,几经辗转才在昌乐县城的新华书店找到了识字课本,用手里所有的钱买了17本。
当李佩英背着沉甸甸的课本走出书店时,她才意识到自己饥肠辘辘,而且没有留下返程的票钱。年少的她一下子慌了神,大哭起来。在昌乐县城火车站坐了一晚上,第二天天色渐亮,她开始沿着火车道往家走。
“脚上磨得全是泡,等走到家里时天都黑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佩英仍记忆犹新。后来,她又卖掉了家里的鸡蛋购买了粉笔。
教室、课本、教学工具都解决了,李佩英又挨家挨户宣传扫盲的意义,动员村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上民校。经过她的动员,第一期民校共招收了16名学员。
3
编写的农民识字课本在全省推广应用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佩英开始教学了。在教学的同时,她还不忘宣传扫盲,将学员分成4组,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家各户做动员。人多力量大,民校很快发展到了30多个学员。
学员多了,课本自然不够用了。李佩英就自费买回白纸,利用晚上将课本上的内容一点一点地抄到纸上,并用针线装订起来做成课本。村民们被李佩英的认真精神感动,村子里掀起了一股“家家上民校人人能读书”的热潮。
李佩英教学时因人而异,把村里的青壮年分成两个班:青壮年男班晚上学,青壮年女班中午学。还根据生产季节,灵活变换学习形式。在其不懈努力下,李家木庄村172名青壮年很快摘掉了文盲帽子,每人平均学会2700个字,原来的“睁眼瞎”做到了能看书、会读报、能记账。李家木庄村成为全省第一个扫除文盲村。
事迹传开后,平柳乡各村纷纷邀请李佩英帮助办民校搞扫盲,她又义务帮助任家埠等6个自然村巡回辅导教学,义务自费创办民师培训班,为平柳乡培养了56名民师。在乡、区领导支持下,平柳乡两年扫除青壮年文盲630名,成为全国第一个扫除文盲乡。她编写的农民识字课本在全省推广应用。1960年6月,李佩英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4
作为积极分子,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1955年9月,李佩英受邀参加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李佩英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我看到毛主席了,现在想想,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时间过得太快了。”李佩英感慨道。
李佩英回忆,大会期间的一天晚饭后,山东代表团的领队给他们召开了一个简短而又严肃的会议。当时,她并不知道第二天要去见毛主席。第二天,他们穿戴整齐,吃过早饭后按照号码牌依次乘上了车。
车子缓缓驶入中海南的怀仁堂,大家有秩序地进入礼堂。不一会儿,毛主席、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来到大礼堂的舞台中央,大家激动地鼓掌。“我这辈子都忘不了毛主席的模样。”李佩英说,当时的场面非常热烈,很多人流下了泪水。
“太激动了,我一个农村孩子,家里那么穷,年龄又小,居然能见到毛主席,有种说不出的幸福。”李佩英说。当时他们还和毛主席合影留念,遗憾的是当年拿不出洗照片的钱,没有留下那张大合影。
如今,已经退休的李佩英仍十分关心潍坊的教育发展。“现在的条件好了,政策越来越好,潍坊的教育发展迅速,在全国都很有名气,要是再年轻20岁,真想再为潍坊的教育贡献一份力量。”李佩英说。
人物简介
李佩英,女,昌乐人,1940年11月生,中专文化,中共党员。先后任原昌乐县李家木庄村民办教师,平柳乡扫盲辅导员,城关公社教改办公室主任、文教助理,潍坊市文化服务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潍坊市群众艺术馆工会主席等职。现已退休。
1960年5月,李佩英出席山东省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960年6月出席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文/图本报记者刘燕
新闻推荐
4月21日,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二中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18年高中《招生简章》。其中,在“市外考生”这一类的报名要求中,除了“报名考生必须保证本人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外,还加入一条硬性要求:“报名考...
昌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昌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