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乡学生普享同质教育
本报通讯员高伟仁郑鑫
11月27日,记者走进昌乐县新城中学北斗书画社团,只见一群学生正在进行书画创作。社团成员姜宇琪同学创作的科幻画《二氧化碳燃料加工厂》此前在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这所2012年由四所城乡学校合并而成的学校,目前共有3401名来自城区和农村的学生入读。“农村学生全部实现住宿,学校专门建设了高标准的餐厅,让家长放心地将学生送到学校读书。”昌乐县新城中学校长王立坤说。
记者了解到,教育是昌乐县的一张特色名片。这个县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为抓手,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深化综合改革、激发教育活力,加大推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昌乐县把发展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2009年以来,累计完成政府投资20多亿元,新建、改造中小学24所,建筑面积达65万平方米。”昌乐县副县长崔全华介绍说。
今年下半年,昌乐县又结合校舍标准化和化解大班额等要求,计划再投资11.28亿元,新建改造中小学校28所,其中由县政府运作,采取BT模式筹建农村小学21处,计划投资2.43亿元;社会捐资建设农村小学3处,计划投资1亿元;社会力量筹办民校4所,计划投资7.85亿元。
11月27日临近中午,记者在昌乐县五图街道小学看到,几辆校车正在有序地拉着学生回家午休。家住五图街道小埠前村的刘晓萱在该校六年级就读,她告诉记者:“学校教学楼不比城里差,老师讲课也很负责。前几天我们学校在道路两侧建起了文化栏,能从上面学不少东西呢。”
在不少教育从业者看来,校舍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师资力量的均衡则更为重要。有位街道小学校长对记者说:“包括昌乐县在内,国内农村小学面临的一个现象是师资年龄偏大,亟需有活力、有动力的年轻老师。”以昌乐县为例,目前,该县教师平均年龄为45岁,55岁以上的教师比例为14.6%。其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岁,个别农村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达到50岁以上。
“为保障师资配置的均衡公平,昌乐县一方面建立了新招聘教师优先向农村倾斜制度,近6年考选录用的新教师,96%分配到了农村。另一方面,建立了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城区优质学校选派了112名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昌乐县教育局局长赵长忠说。
目前,昌乐县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发挥“三名”带动作用,实现县域教育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均衡。在“三名”带动下,昌乐县涌现出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学校和品牌项目。比如,昌乐二中的“271”教育模式、昌乐一中的“翻转课堂”、外国语学校的“三效课堂”、育才双语学校的“能本教育”、西湖小学的“趣·乐·情”习作教学等教育创新经验,先后在全国和省、市推广。
为充分发挥好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带动全县教育改革不断创新,昌乐县全面推广昌乐二中的“271”教育改革经验,“自主、互助”型课堂在全县中小学普遍推行。“我们依托部分名校和优质学校,在全县构建了12个教育联盟、10个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了5个录播教室,搭建了优质课资源共享平台,为推动城乡办学质量均衡开辟了新的渠道。”赵长忠说。
位于昌乐城郊的昌乐县实验中学共有4756名学生,其中农村学生约占50%。为让城乡学生均衡地接受教育,该校划分为三个校部,平均划分生源和师资。该校党总支副书记赵文娟说:“每个校部都有初一、初二、初三级部,这样一来,我们内部形成竞争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此外,为保障受教育机会均等公平,昌乐县还重点完善了家庭困难和特殊群体儿童救助机制,在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惠民政策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了学生大病救助、留守儿童特殊关爱、爱心人士一对一帮扶等资助救助活动。今年以来共发放各类资助金613万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095人次。为1145名大学生办理和发放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740万元。设立“大病救助金”项目,为22名身患大病的学生发放救助金16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传亮通讯员高伟仁丛清洁在刚刚闭幕的第20届鲁台经贸洽谈会上,由昌乐县潍坊西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两台六轴工业机器人,在海峡两岸科技创新成果展区亮相...
昌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