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齐长城分三国今朝旅游路通五镇
130多公里长的山顶“天路”,串联起安丘市5个山区乡镇。又是一年秋谷熟。8月底,沿着蜿蜒而又平整的山顶公路,来到安丘市辉渠镇山区,层层梯田上的谷子正由绿变黄。黄绿交错的多彩梯田,与初秋的蓝天白云相互交融,构成了北方难得一见的梯田景观。
“古人在山顶修筑齐长城,是作为防御工事。如今在山顶修‘天路’,为把山区各个村庄串联起来,方便山区群众出行,还成为一条观光路、生态路、致富路。”辉渠镇旅游办副主任赵健说。
齐长城遗址贯穿于安丘市西南部的大山之巅,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是齐、鲁、莒三国分界线。如今五龙山、城顶山等山脉上的齐长城遗址仍清晰可见,是安丘市辉渠镇、郚山镇、柘山镇和石埠子镇等4个乡镇的镇界。作为“中国十大梯田景观”之一的辉渠梯田,位于齐长城遗址北侧。
近年来,安丘市在西南山区修建了一条横跨官庄、辉渠、石埠子、柘山、郚山等5个乡镇,贯穿留山、城顶山、摘月山、五龙山、太平山等山脉,长达130多公里的旅游公路。因地处偏远,地势高险,蜿蜒曲折,修筑难度大,这条盘卧在群山和梯田间的旅游公路,被誉为“天路”。通车以来,这条“安丘最美乡村旅游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赏群山、观梯田、看风力和光伏发电。
“周末或节假日,大人带着孩子来村里,可以在山间溪水旁玩水乘凉,感受真正的山水自然风光。”紧邻“天路”的辉渠镇小麦峪村党支部书记李德兴说。
辉渠镇泉水众多,有“百泉之乡”的美誉。小麦峪村有七八处泉眼,村东面紧靠望海山,村里可谓是有山有水。近年来,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这个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做足水文章。潺潺流水,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小麦峪村全村110户村民,目前已经有32户村民经营起“农家乐”,3户村民开起了民宿。
小麦峪村村民杨俊俊,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主打菜是炒笨鸡。由于选材新鲜,口味独特,几乎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来。8月24日下午2点,记者走进“农家乐”看到,七八个包间里面坐满了客人。当天中午,她家的“农家乐”已经接待了100多人,炒了20多只鸡。“七八月份旅游旺季,中午一般要翻两三次桌,要是五一、十一的话,客人需要在外面排队。”
看到村庄的发展,小麦峪村的一些村民开始返乡。今年年初,在外经商的村民李守祥投资100多万元,在村里建设了一处学生写生基地,可同时容纳100多人食宿。目前,房屋主体已经封顶,今年年底将投入使用。
随着游客增多,村民感觉到了商机。“以前种出小米,需要自己到外面找销路。现在游客主动找上门来,每斤8块钱,都不够卖的。”李德兴说。如今,辉渠望海山小米已经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村民种植一亩春谷,收益超过4000元。
距小麦峪仅几公里的辉渠镇黄石板坡村,正在挖掘村里的红色资源。“提起黄石板出了英雄汉,抬枪土炮打胡团,消灭他个连。男女齐下手,作战大半天,缉获了大批枪支和子弹,打死了伪军指挥官。”这首当年流传在安丘西南部的抗日歌谣,是群众为纪念黄石板坡自卫反击战编写的。
黄石板坡村党支部书记江来春介绍,1944年4月8日,伪军胡鼎三率领千余伪军袭击黄石板坡村。村民在自卫团长李明河等领导下,男女老幼齐参战。村民兵以原始低劣的武器,与武器装备精良的伪军千余人激战5小时,毙敌伪32人,击伤36人。村里的民兵亦牺牲8人、伤22人。
黄石板坡自卫战创造了群众浴血奋战、保卫家乡的战斗范例。新华社山东分社、《大众日报》等进行了报道。山东军区授予该村“民兵英雄单位”的光荣称号,山东省武委会、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分别奖给他们绣有“铜墙铁壁”“妇孺皆兵”的锦旗。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77年过去了,发生激战的老寨墙还保留了很长一段,石墙上方的射击孔保存完好。2015年6月,黄石板坡战斗纪念地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黄石板坡村是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单位、省级传统村落和省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村里建起了“黄石板坡村红色记忆文化广场”。目前,村里正在准备复原部分烈士故居,同时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重现战斗场景,打造高层次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玉芳通讯员刘久平宋晓东)8月23日,在安丘韵达智能物流园项目现场,一台台...
安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