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改变了安丘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 挑起“金扁担”,生活有品质
在潍坊安丘,现代农业的发展,让农民享受到科技进步的红利,群众形象地称挑上了“金扁担”。农业基础稳、村容村貌美、文明乡风乐,这里的农民过上了“品质”生活。
农业现代化
农民挑上“金扁担”
轻轻按下手机,就可以轻松实现对整个园区的浇水施肥远程控制。在官庄镇富士康智慧物联网农业产业园葡萄大棚内,67岁的王桂芝依靠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独自管理着4亩地的大棚。
“这是茎流传感器。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葡萄树每天的水分需求量,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使得每一次浇水既让植物吃得饱又不浪费。”产业园总经理王宝杰说。笔者凑近仔细观察,果然在葡萄株底部看见有一个小小的传感器。
现代农业的发展,让越来越多像王桂芝这样的农民挑起了“金扁担”。在安丘市石堆镇西王里居村,50亩栽种齐整的葱苗长得郁郁葱葱。这是用山东沃华农业科技公司的自动化机械进行标准移栽的。村民赵志科开心地盘算起来,“一亩葱从种到收,公司服务成本3000元左右,比自己雇人干,起码每亩节省500元。”
在沃华公司的工厂化育苗中心,首席技术官刘凯介绍,一个苗盘660棵葱苗,每穴3粒种子,220个穴位。原先两个人一天能种1亩地,现在一台机器一天就种8到10亩地。种子丸粒化包衣、精量化播种、工厂化育苗、自动化移栽,公司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一台大型免耕播种机,能顶100人左右。”安丘市硕达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胡建坤说。
安丘大力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扶持、项目带动,鼓励有实力的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订单作业、全托管、联耕联种等服务,全市机耕作业面积达到64025公顷,土地深松面积4020公顷,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31148公顷,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让农民的“金扁担”挑得越来越稳。
产量有保证,品质也要更安全。“我们的大姜上都有二维码,种植全程可追溯。”安丘市景芝镇小官路村姜农王志高说,他今年的大姜亩产两万斤左右。不仅是大姜,安丘农产品可追溯已实现全区域、全品种、全产业链覆盖。“农产品贴上二维码,就相当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查看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一系列详细信息。”安丘市商务局局长王明强介绍,“全程由政府买单,老百姓不需要花一分钱。”
安丘市在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进程中全面发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增高标准农田5.5万亩,新发展特色林果8200亩。与省农科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布局实施“四个一工程”,共建中国·安丘智慧农业三产融合大数据平台,加快打造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成立山东农业三产融合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化“品牌强农”战略,召开首届中国安丘出口农产品博览会,创建“安品味来”区域公用品牌,新增“三品一标”认证24个。
各美其美
乡村环境向美而行
“村庄美得像一幅画,大家心气十足,都想着怎么把日子过得更好!”大汶河旅游开发区村民张光利切实感受到了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红利。
走进大汶河旅游开发区西许戈村,蜿蜒入户的道路干净平整,两侧郁郁葱葱,远处是田园美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情况已不复存在,露天垃圾池被整齐划一的封闭垃圾桶取代,原本杂乱的房前屋后也修葺一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西许戈村党支部书记马志海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带头拆除自家“违旧残”作表率,组成志愿队伍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利用一个月时间集中攻坚破难。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由“旁观者”变成了“拥护者”,各家各户自觉落实门前“三包”、家居环境清洁,“下一步,我们村要打造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样板村!”马志海的保证底气十足。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安丘市以“拆除残垣断壁”和“户户通工程”为突破口,对标5大项12小项内容,坚决“一把尺子量到底”,在潍坊市率先实现“户户通”全覆盖;排查清理断壁残垣、违章建设20255处;完成改厕39211户,新建农村公厕154座;实现村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100%。
在官庄镇东小泉村,曾经的“违旧残”场地都变成了绿化苗圃,这是安丘因势利导发展的“美丽经济”。
“以前村里乱搭乱建严重,有些道路连小型机动车辆都难以通行。”东小泉村党支部书记代田富介绍:“现在种上绿化苗木,既防止违章建筑死灰复燃,又节省了清洁费用,同时村民和村集体还能获得土地承包费和项目年终分红。”
从闲置土地到绿化苗圃的蝶变,折射出土地盘活后“包袱变财富”的改革之效。安丘市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创新开展“三清一增”行动,将集中清理出的土地打包流转、引入增收项目,发展了官庄苗圃、兴安街道葫芦埠村紫藤萝、大汶河许戈千亩梨园等一批“美丽经济”项目,实现了“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看“整”和“治”,更要看“用”和“管”,整治工作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构建长效管护机制,让人居环境保持“常态美”,安丘也有自己的思路。
“首先是建立市镇村协同整治一体联动机制,市级统筹协调,镇村负责路村河湖环境治理,上下贯通、协同推进。”安丘市人居环境整治有关负责人郭伟介绍,“二是坚持考核促动,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乡村振兴综合考核,实行抽检督办单制度、打分排名、公示公开、约谈后进,以督导考核倒逼工作落实。三是建立常态管护机制,镇街建立工作专班,各村成立巡查治理队伍,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街巷长制’,实现重点区域、关键部位巡查常态化,如新安街道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的‘常备军’整治队伍就是很好的尝试。四是奖补促动,今年市里拿出专项资金,重点奖励力度大、进度快的镇村,撬动整体工作提档升级。”
乡风好精神足
这里的生活有品质
在安丘西南石埠子镇的崖头村,有一家属于村民自己的电影院。这家由废弃仓库改建而成的乡村电影院,见证着乡村生活品质的提升。“当时村里向我们反映了观影需求,正好他们村有几间闲置仓库和放映设备,我们就帮他们改造成了室内放映厅。”安丘市电影公司总经理王俊华介绍,“这也符合我们电影人服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宗旨。”
安丘市坚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一村一年一场戏”三大文化惠农工程,设立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和政府采购方式,完善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创作推出现代京剧《头雁》、茂腔《爱心扶贫》、吕剧《夺碗》等反映新思想、讴歌新时代、说唱新生活的文艺精品100余件;组建“轻骑兵式”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书画下乡、新春非遗展、广场舞大赛、戏曲春晚等“订单式”基层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获得精神滋养;以带动基层文化能人为抓手,开展“文艺辅导基层行”文明实践活动,培养出景芝镇群星艺术团、柘山姑戏表演民间剧团等群众身边不走的优秀文化工作队伍。
走进新安街道丘家庄,灰瓦白墙之上,一帧帧书法篆刻竞自风流,一幅幅山水花草各呈景象,描绘的多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的内容,仿佛每面墙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能育人。村民赵玉芳介绍说:“俺们村的文化墙都是村民自发绘制的,既装点了村居,又教化了乡邻。”
除了村容村貌美,丘家庄的文化节更是远近皆知。“书画联展、文玩集市、闹台锣鼓、龙灯秧歌”吸引众多外地艺术家和游客慕名而来。“2019年春节,马来西亚驻中国大使馆的朋友也来了。”爱好书法的杨德俊老人自豪地说。
各种志愿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丘家庄盘活原丘家小学闲置校舍,建起600平方米的弘医堂和中医药百草长廊,引回80余名在外名医定期坐堂义诊,吹起志愿服务的文明乡风。在汇文堂,书画爱好者执起后辈之手,乡村文脉代代传承。在薛家庄,红枫志愿者们正在引领村民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开窗见绿,推门闻香的农家院落鳞次栉比。
“真没想到把卫生打扫好就能兑换商品,干起活来也有劲头了。”刚从爱心超市出来的辉渠镇朱家河村村民鞠凤芳说。
有了美丽的外貌,还要注入有趣的灵魂。安丘美丽庭院按照“志愿之家”“书香文化”“勤俭持家”等8大类进行评比,同时进行家风家训轮展。通过“表现换积分,积分兑奖励”的方式,将乡风文明“软要求”量化为“硬指标”,推动乡风文明由倡导约束向自治自觉转变。“小积分改变不良习惯,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头越来越足。”大汶河旅游开发区贾家王封村妇联副主席贾秋玉说。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刘江军
刘久平郑晖
新闻推荐
□潍报全媒体记者宋树云【案例】家住安丘的张某今年21岁,看到如今直播可以一边玩一边赚钱,便应聘到潍坊某传媒公司...
安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丘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