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正当时

潍坊日报 2020-06-14 09:22 大字

□本报记者刘晓杰

通讯员殷武封永堂李素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9年度,安丘市凌河镇镇域内七处学校均获得“安丘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两中学获“优秀生培养基地”荣誉称号,驻地学校均获得“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凌河镇中心学校拥有一支以优秀党员为核心,乐于奉献、勤奋工作、团结实干的教师队伍。他们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在三尺讲台上,浇灌的是汗水,铸造的是师魂,培育的是英才,他们用实际行动,照亮了学生通往美好未来的精神文化之路。

教书育人,质量为本。凌河镇中心学校始终坚持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兴校之魂。凌河镇中心学校的高质量教学来自哪里?

来自常规管理的规范化。通过长期探索,不断修改完善,学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坚持“先周备课签批制度”。镇中心学校要求教师提前一周准备好下周备课,并于周五到包级校干处签批、打分,不合格的重备。教师备课打分每周公布,积累成绩作为教师业务成绩的重要依据。实行“作业两周一查制度”,对教师日常作业布置、批阅情况每两周检查一次,并打分存档。坚持“单元过关审批制度”。学期初各备课组根据该市教研室教学进度安排,拟定本学科单元过关日程表,交包级校干处存档。坚持“课后延时服务制度”。各学校把课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制定延时服务实施办法,明确服务时段、服务教师、服务场地、学生分组、活动内容,每天值班校干负责检查服务情况,做好考勤记录。

创建特色学校,提升校本课程水平。去年以来,该镇以“特色创建”作为镇域内学校内涵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总抓手,以“学、展、议”等方式有序推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校干、教师创造学习、培训、观摩的机会。不定期组织校长及分管人员深入到各学校,实地查看校园文化、特色课堂、特色创建等工作开展情况。目前,凌河中学在原安丘四中“信心教育”基础上,开发了以“信心教育、感恩教育、榜样教育”为内容的三育文化课程。凌河小学挖掘教材故事因素,把教材变成吸引学生的“故事窖”,形成了以语文学科为主,兼及其它学科的“故事育人课程”和“写字育人课程”。慈埠小学坐落在慈孝之乡,该校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为切入点,开发了“孝德教育”课程。锦凌小学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开发了《小学语文课程思政校本课程》和《趣味数学》。拥翠小学前身是建于解放前的“南学堂”,学校传承“南学堂”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精神,开发了“尚诚润德”特色课程,取得较好育人效果。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凌河镇中心学校通过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镇中心学校成立“学科育人共同体-学校教研联盟-学校教研组”三级教研机构。设教科室,分学段从全镇遴选各学科骨干教师成立“学科育人共同体”。目前,该镇小学段分低年级高年级两段分别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六个学科育人共同体,初中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九个学科育人共同体。各团队每学期活动3-4次。以镇区学校为龙头成立凌河中学—红沙沟中学教研联盟,凌河小学—锦凌小学教研联盟和红沙沟小学—慈埠小学—拥翠小学教研联盟。各教研联盟由龙头学校牵头制定活动计划,通过互派校干挂职,教学常规视导,举行公开课、示范课以及开展教学诊断等活动,实现联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学校成立学科教研组,由包科校干牵头制定活动计划,把上级教育部门对学科的教学要求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学校教研组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例打磨、全员赛课等形式开展活动,每周活动一次。每学期开设教师“四步成长”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个性发展。目前,有12名青年教师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教学法,成为学校的首席教师,有24名教师获“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称号,特别是凌河中学数学团队的《T+T体系教学法》《大道至简话几何》被《山东教育》全文刊发。红沙沟中学的“学练统一,分层评价”教学法受到肯定和关注。为名校干、名师、名班主任的成长搭建平台。中心学校修订《凌河镇名师工作室章程》,以齐鲁名师李素香、正高级教师王祥艳、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高英英为核心,成立了“李素香数学名师工作室”“王祥艳语文名师工作室”“高英英英语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各“职责校”校级“名师工作室”,形成花瓣教研网络。每位名师带领团队成员每个学期为职责校至少送上1-2节公开课,举行两次教师业务培训,举办一次业务论坛活动,工作室成员与职责校学科教师进行“备-讲-评-说”课例打磨,大大提升了职责校教师的教研水平。

开展教育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行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重视体、艺、卫、美、音教学,努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重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立足乡村教育实际,深度挖掘课程资源,基于该镇浓厚的文化底蕴,学校课程开发主打“寻根问旅”校本方向,实现了辖区内七处学校一校一特色,书写了乡村教育一个又一个奇迹。

新闻推荐

帮农民工讨薪 为市民争权益

□本报记者吴晓强近日,安丘市的张玉宝将一面写有“助力农民工讨薪,政务服务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了12345热线受...

安丘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