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口:小樱桃做成了大产业

潍坊日报 2020-04-11 08:50 大字

高荣亮在棚内采摘大樱桃。记者王玉芳摄

□本报记者王玉芳

棚外乍暖还寒,棚内樱桃闹春。4月8日,在埠口村的钢架大棚里,红的“先锋”、紫的“美早”、黄的“黄蜜”,一颗颗果大、脆甜的大樱桃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果实映红了果农的笑脸。这些大樱桃以每斤五、六十元的价格,销往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是村民致富的“摇钱树”。近年来,埠口村依托发展大樱桃产业,做活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去年,仅大樱桃一项全村收入4500万元,人均收入3万多元。

埠口村位于安丘市景芝镇以北,全村420户1420口人、耕地面积2900余亩,光种植大樱桃就有1800亩。据村支书高建峰介绍,埠口村是1994在种植苹果的基础上引进大樱桃,当时都是露天种植,一斤能卖十几块钱。但是露天大樱桃花期在清明前后,这期间天气往往忽冷忽热,“倒春寒”严重影响了坐果率,有的年份甚至绝产。因此,从2000年开始村“两委”带领群众发展大棚樱桃。起初群众都不接茬,但是看到大棚樱桃能有效避免冻花,只要管理得当,旱涝保收,扣棚的户都换着钱了,大伙的积极性就来了。先是水泥立柱加竹竿的那种暖棚,后来都是钢架结构大棚,再后来就是那种自动卷帘、自动通风的了,抗风险程度、经济效益明显增强。目前,全村已经发展到400多个大棚,有的一户就种两个、三个,户均达到一个棚。

“规模有了,村里又在打造绿色品牌方面做文章。通过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提高修剪、温控等管理技术,全方位提高埠口大樱桃的品质、产量和效益。大棚樱桃挣钱了,吸引村里的退役军人、大学生都纷纷返乡创业,他们的到来,又推动了埠口在樱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高建峰兴奋地说。

埠口村走出的大学生高斌毕业后在济南从事设计工作,一次假日回家帮父母摘樱桃看到,摘两桶大樱桃就能卖三千元,两亩地的大棚收入十多万元。这让他十分震撼。再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自己应该为家庭尽责任。往大的方面想,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应该也必须由年轻人接过来。考虑再三,他决定回乡种大棚。2014年,他顶着压力回到了家乡。不懂技术,就虚心向村民们学习,积极参加镇上组织的外出参观考察活动,上省农广校学习果树种植技术,最终他熟练地掌握了大棚樱桃管理技术。眼下,他家的樱桃大棚由原来的一个棚发展到三个棚,年收入三十多万元。他还注册成立了蕴峰果蔬合作社,通过线上线下帮助村民搞好销售。

退役军人高荣亮1997年退役回乡时,正赶上村里推广大樱桃种植。他两亩大樱桃头一次换了两万元,当时知足得了不得。“后来发展大棚樱桃,一个棚收入过十万,那叫一个过瘾。手里有钱了。眼下我种着七亩棚,从清明开始成熟,得卖一个月吧,采摘都是雇人。我家今天还摘了200多斤,价格还是50元一斤。”

说起种樱桃以来的变化,高荣亮很是兴奋。的确,高荣亮靠着樱桃大棚每年收入的四十多万元,供小儿子上学,给在潍坊工作的大儿子买楼房买车,去年又给自己添了一辆十几万元的轿车。

在埠口村的影响带动下,周围的丰田、程家庄子等十几个村的群众也都纷纷投资建起了樱桃大棚,大棚樱桃成为景芝镇一项支柱产业。

谈到今后的发展,高建峰信心满满:“现在正好是发展的大好时机,只要你想干事,党委、政府都会全力支持。特别是乡村振兴景芝镇服务队的同志们进驻后,积极帮助村里拓展思路,发展经济。针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对销售造成不利影响,他们积极帮助村里出主意想办法,联系报社、电视台进行宣传,千方百计拓宽销路,力争果农收益不减。下一步,村里准备把剩余的700亩地全部用来建大棚种樱桃,通过‘双招双引’把资金和人才吸引进村,进一步发展壮大埠口村的大樱桃产业,不出三、四年,全村大樱桃收入将过亿元。”

新闻推荐

安丘市莲花山中学加强疫情期间校园和学生安全工作

□都振华潘伟战“疫”必胜!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安丘市莲花山中学坚持战“疫”、安全两手抓,在抓好疫情期间宅...

安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