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的扶贫路

潍坊日报 2019-01-03 09:07 大字

□本报记者刘晓杰

走进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开发区大埠后村,提起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麻庆军,很多村民都竖起大拇指:“他来到俺村,是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的。”

从机关走进农村,麻庆军成了村民的“主心骨”;从办公室到田间地头,他成了农事的“行家里手”。近两年来,麻庆军一进村就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甩开膀子、捋起袖子,与群众拉家常、听建议、解难题、谋发展,从最初的陌生到互相信任,麻庆军已经真真切切地融入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你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麻庆军向记者说出了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感受。

2017年3月27日,根据组织安排,麻庆军被派驻到大汶河旅游开发区大埠后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麻庆军驻村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脉诊病”。“若想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首先必须整治村里的不良风气,构建淳朴文明乡风。”麻庆军向记者说道。面对现状,结合大部分村民及村干部的呼声,麻庆军在村“两委”班子会上提出整治村里的不良风气,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里所有的红白活动一律由理事会按统一的标准去办,喜事新办,丧事从简,通过移风易俗,改革陈规陋习,大埠后村的精神风貌得到很大提高,村里形成了崇尚优秀传统文化、尊老爱老、邻里团结、互帮互敬的良好氛围。

“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就无法实现乡村振兴。”麻庆军说。为了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脚步,他与村“两委”班子一道,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通过村内自筹、村民募捐、派出单位投入、上级帮扶等渠道,先后投资200万元,硬化村内外道路7.6千米,投资100万元优化全村水利工程,投资100万元新上300千伏变压器三处,改造高低压线路5公里……一时间,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脸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

要想让村民脱贫,就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造血功能。麻庆军针对村里的土地结构特点,制定了“村北水浇地发展大棚,村南山岭薄地种植果园”的发展思路,逐步在平原建成占地400多亩大棚200多个,在丘陵发展优质黄金梨400多亩,大棚生产和黄金梨种植成了村民的主要收入。他先后邀请市农果业技术专家到村,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科学用药施药,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种植收益。

短短2年,一个个特色扶贫产业,如同一粒粒种子,不仅在大埠后村这片土地上成长、结果,还在村民心里产生致富动力。2017年度,该村先后被安丘市委、市政府命名为“2017年度环卫一体化示范村”;被安丘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党建示范联系点”……一个个荣誉的取得,也照亮了麻庆军的扶贫路。

新闻推荐

履行国企责任助力脱贫攻坚

□记者都镇强通讯员李洋洋报道本报潍坊讯今年以来,潍坊市教育投资集团履行市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挥党员...

安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