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归来,领飞乡村振兴

铜陵日报 2021-09-06 08:31 大字

■ 方盼亮 梅建广

9月1日,记者驱车行于义安区天门镇金塔村的乡村道路上,只见远处山峦叠嶂,田野里绿意葱茏,道路干净整洁,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凉亭里、树荫下三三两两的老人聚在一起打牌聊天,处处呈现出优美和谐的田园景象。

金塔村是一座拥有耕地3300亩、林地5800亩的江南乡村。多年前,这里的村民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产业单一,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很多土地被抛荒闲置。近年来,金塔村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归雁经济”,逐渐将这座曾经的经济薄弱村打造成一个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的示范村。

“2014年起,我们先后投入1200多万元的资金,在保留原有村庄肌理的基础上进行规划改造,分别实施了市级、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和特色自然村建设,获得了全国村庄规划示范和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同时,我们大力发展‘归雁经济’,积极发挥他们的‘头雁效应’,使得村里的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金塔村党总支书记梅香胜介绍说,所谓“归雁经济”就是引进外出创业的成功人士回村投资创业。

安徽梦思康中药材生态产业园负责人任绪平就是金塔村“归雁”群体中的一个典型代表。2018年,在外创业的任绪平回到村里流转了1300多亩的土地,采取“农业+旅游”的产业模式,积极发展百合、白芨、菊花、芍药、绿梅、白芷等中药材种植,把传统农业种植转化为生态旅游观光新型农业种植。同时,还新建了村民邻里活动中心、亲子活动园、采摘园等游乐设施及餐饮民宿等配套设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仅去年就接待了游客5万多人次。

“在这里上班一年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离家近、活轻松,没事时还能在家种种菜,比在外打工强多了。”在梦思康产业园工作的金塔村村民张昌万对记者说道。任绪平介绍说,随着产业园的发展,园区的用工量也逐渐增大,目前平时的用工量在50人左右,高峰期每天的用工量超过100人。其中,像张昌万这样长期在园区务工的村民有20多人。

梅香胜告诉记者,近年来,金塔村已引进了像任绪平这样的“归雁”“头雁”十多位,他们成立了7家农业企业,在流转的3800亩土地上种植雷竹、茶叶、猕猴桃及中药材等特色农作物,目前已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及乡村旅游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崭新格局,带动了本村近200名劳动力常年就近就业。得益于产业的发展,金塔村的村集体经济也迅速壮大。2020年,金塔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81.28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1元。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发展‘归雁经济’,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中药材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努力将金塔村打造成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休闲乡村,让广大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梅香胜说道。

新闻推荐

一批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先进获省表彰

本报讯(记者方文婷)记者8月31日从市总工会获悉,省总工会日前表彰了一批在全省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集...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