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瞬间记录永恒 周久生《铜都颂》摄影艺术展观后

铜陵日报 2021-03-15 09:41 大字

□ 李长在

周久生的摄影艺术展火了,火得一塌糊涂。一般举办个个人影展、书展、画展,有个三天五天十天八天,也就不错了,周久生的影展,竟然开了快三个月了,前来参观的男女老少依然络绎不绝。江城铜陵大街小巷争相传颂,一时洛阳纸贵,以致于许多朋友见面就问,周久生的影展你看了没有?

终于,我来了。我要再不来,朋友们要说我孤陋寡闻了。某年某月某日,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我走进了铜官山下的影展大厅。

久生的摄影作品,我并不陌生。他每有新作,都会通过微信,让我先睹为快。但是荟而萃之,蔚蔚大观,仍然让我很震惊。我猛然领悟了什么叫拍照,什么叫摄影;什么叫技术,什么叫艺术;什么叫作业,什么叫作品;什么叫发烧友,什么叫艺术家。

这次影展分为5个单元,共展出120余幅作品,可以说件件都是大作,都是精品。久生用他独特和富有诗意的视角,把一幅幅天然图画展示在观众眼前;用他那积极向上、催人奋发的精神,忠实地记录了大美铜陵的发展和变迁;用他细腻的观察和巧妙的构思,揭示了大自然的纯真和人类的良知;用他对真善美孜孜不倦的追求,唤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我对摄影还没有入门,我喜欢久生的作品,主要的不是欣赏他的摄影技巧,而是通过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涵。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叙说一段故事,传递一种信息,表达一个理念。他的作品体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统一。

这幅图片中的院子是荊公学堂,相传是王安石讲学的地方。据铜陵县志记载,王安石“微时,在铜陵筑室而学”。铜陵县有一个财主叫胡省一,他虽然家有万贯,但族中没有出过大官。他建了一座学堂,延请名师给子孙授课,通过朋友介绍请来了王安石。王安石当年17岁,正值风华正茂,小荷初露。他受邀来到这里坐馆三年,三年后参加京试中了进士,后来官至宰相。胡省一一族从此重视教育,一家出了六位进士。铜陵人不无骄傲地说,王安石是从铜陵山沟里走出去的改革家。

再看这一幅。图中间的三排平房,是新中国第一代矿工的职工宿舍。铜陵有中国古铜都之称,新中国第一炉铜就在这里诞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当年的铜矿遗存拆除殆尽。市委主要领导到这里视察,指示要把这仅存的三排平房保存下来,作为传统教育基地。市文投集团投资1个多亿,把这里建成了一个旅游景点。三五成群的老一代矿工在这里流连忘返,感慨万千;成群结队的新一代铜陵人到这里接受传统教育,缅怀老一代的丰功伟绩。这里成了古铜都的一张新名片。

我听一位摄影师说过,摄影最简单的是拍人,稍难一点的是拍景,最难的是拍鸟。久生这幅作品被行家誉为上上品。这种鸟名叫水雉,俗名水凤凰。水凤凰的生儿育女,大部分工作是由雄性来完成的。雌性只负责下蛋,雄性把蛋叼进事先筑好的鸟巢里,再用自己的体温,经过28天,把小鸟孵化出来。画面中是一只雄鸟,他嘴里叼的是鸟蛋,它正在用自己伟大的父爱去完成传宗接代。

铜陵市枞阳县境内有一座名山叫浮山,山里有一所中学就叫浮山中学,这张照片拍摄的就是浮山中学的大门。这所学校始建于1924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虽然只是一所乡村中学,但它的教学质量却是闻名遐迩。别的不说,从这所校院里先后走出了五名共和国院士。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

我跟随周久生的脚步,听他把每一张照片的立意、构思、技法一一道来,好像走进了思想和知识的海洋;墙上悬挂的一张张图影,好像是一本厚重的书。

周久生是我的老战友,这人我了解,他的优点是认真,缺点是太认真。他每做一件事,都力求尽善尽美,不达目的不罢休。有时这种认真近似于固执。正是这种近似固执的认真,成就了他的艺术风格,形成了他的人格魅力。这些作品,正是他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的展现。我祝他继续努力,固执到底,拍出更多大众喜爱的大片。

新闻推荐

高端苗木受青睐

日前,在义安区天门镇蟠龙村境内的铜陵天安园林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给已经成型的红梅花木进行养护。据了解,该公司改变过去传统...

义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义安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