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滴汗珠都是拼搏的写照 义安区老观圩抢险见闻

铜陵日报 2020-07-25 11:26 大字

■ 万伦 陈震

7月22日,大暑,烈日当空。当天下午1时,在义安区西联镇老观圩蛤蟆矶段,20余名武警官兵顶着烈日,马不停蹄地将沙石装袋,接力运到管涌处填堵加固,每个人的脸上都汗如雨下,胳膊晒得通红,身上的衣服也早已湿透。

“大家抓紧时间喝口水休息一下再装沙袋,防止中暑。”抢险间隙,武警安徽省总队合肥支队中队长杨云雷向抢险队员分发矿泉水。他告诉记者,接到管涌险情通知时,官兵们正在吃饭,大家立即整队组织一个抢险小队赶赴现场,砌土包,修建围堰,构筑“养水盆”。经过近3个小时的紧急处置,一个8米长、4米宽的蓄水池已经加固完成,险情也得到有效控制。“渴了就喝几口水,累了就地坐下休息一会儿,我们提前准备了防暑药品,医疗队随时待命,高温的影响我们能够克服。”杨云雷坚定地说。在除险过程中,武警官兵们装袋砂石1000袋,总重约25吨。

抢险人群中,义安区老水利专家胡兴建也与武警官兵一起抬沙袋、加筑围堰。他戴着草帽,皮肤黝黑,手上也由于长时间抢险作业和暴晒起了水泡。胡兴建说,这处管涌是在当日上午11时由专业查险队员发现的,直径10公分。自7月5日以来,胡兴建坚守在大堤上,先后发现4处管涌,其中一处较大的管涌用了3天3夜才完全遏制住。他每天除了处置管涌等险情以外,还要带领专业查险队员进行巡堤、清障等。“累是累了点,但除险情、保家园是我们水利人的责任。”

在老观圩大堤,一辆辆渣土车在大堤上来回穿梭,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不停地将车上卸载的沙土沿堤坝推平、压实、筑埂。堤外浑黄的江水吞没了浅滩,许多树木泡在水中。西联镇钱湾村党总支书记汪万平介绍,这段长90米的险段,原先有4米宽。他们从7月20日起,用挖掘机筑埂,将大堤加宽至9米,防止险情发生。汪万平说,这处险段是守卫3000多人家园、1万多亩农田的屏障。

入汛以来,防汛队伍日夜驻守在老观圩大堤上巡堤查险,守护大堤安全。

新闻推荐

铜陵市健身腰鼓协会举办骨干培训班

本报讯(孔超美记者钟灏)为提高协会成员的业务水平,日前,市健身腰鼓协会在义安区文化馆多功能厅开展骨干培训班,近20名协会骨干...

义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义安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