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里, 这对父女并肩作战
本报讯 (卢长江 记者 钟灏)在义安区实验小学安置点,活跃着一对父女的身影。父亲马立和是安置点的一名志愿者,女儿马倩是安置点医务室的一名护士。他俩虽身居不同岗位,却都在为安置点的转移群众尽心服务。
“奶奶,我来给你送药了,这药一天服用两次,一次一粒。”7月20日,一大早,马倩一到安置点就爬上三楼第十四号安置室,为患感冒的胡志英老人送感冒药。见此情景,从“江心洲”老洲乡转移过来的胡志英感慨道:“这么好,送药送到我床上来了。”
被胡志英称道的这位年轻护士叫马倩,是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7月13日,得知医院抽调医护人员到安置点为转移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马倩当即报名,成了安置点医务室的一名护理人员。“现在主要工作就是照顾这些转移出来的群众,尽些微薄之力来帮助他们。平常为他们测量一下血压、检查一下身体,告诉他们一些急救知识。”工作间隙,马倩抬头说道。
另一边,看到女儿在安置点忙前忙后,马倩的父亲马立和主动报名成为安置点的一名志愿者。这名出生在“江心洲”上的憨厚男人,曾在1998年报名参加过家乡的抗洪抢险突击队。为当年战胜洪水贡献过自己的力量。由于前些年住进了城里,他便到安置点从事志愿服务活动。
在安置点,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见他的身影。他一会儿运送物资,一会儿推着轮椅陪腿脚不便的老人拉家常,看见行走不便的老人,他干脆背着老人行走……面对安置点里群众的需求,马立和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能和女儿一起并肩战斗,这种忙碌的日子,也让他累并快乐着。
虽然父女同在一个安置点,但因各自忙碌却难得一见。此前,在一次搬运东西过程中,马立和的手指不慎划破,他才走进安置点医务室,与女儿见上面。女儿在给父亲手指包上创可贴之后,心疼地用纸擦拭父亲额头的汗珠。
如今,在安置点里,这对父女依旧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上。虽然无法相聚,但马立和觉得一切的忙碌很值得,“为了家乡父老,我们父女俩辛苦一点没什么!”
新闻推荐
7月17日,义安区东联镇抢险队员们在围堰抢险。由于近日持续大雨,该镇内河水暴涨,永新社区边堤脚出现较大的漏水险情。为了尽...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