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安徽省首次中美合作防控血吸虫病

合肥晚报 2020-03-10 00:41 大字

○医务人员向村民宣传血吸虫病防治知识(资料图片)

○苏德隆教授(左一)与瓦伦博士(左二)、莫托博士(左三)和库克博士(左四)合影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除了采取多种方式救治患者、控制扩散外,加强同国外在疫情防控、疫苗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也是我国政府一直强调的。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安徽省就和美国相关部门的专家在血吸虫病的防治上有过一次成功的合作,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首次中美两国合作研究、防控传染病。

小县城来了美国专家

1981年春,对外开放的国门刚打开不久,当时的皖南古城贵池县就迎来了一批美国客人,他们是洛克菲洛基金会卫生学部主任瓦伦博士、克拉克基金会库克博士和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莫托博士以及助手匹特。而中国方面,也派出了强大的专家团随行,分别是当时的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苏德隆教授、上海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主任徐肇玥教授和流行病教研室副主任袁鸿昌讲师等。

这一群中外专家为何来到贵池这样一个小地方呢?原来,美国专家此行的任务是和中国专家合作进行控制血吸虫病方法研究。

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前及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被称为“大肚子病”的血吸虫病长期流行于安徽省长江两岸、皖南山区和江淮丘陵地区,受威胁人口近千万。上世纪70年代,中美恢复邦交以后,洛克菲洛基金会主管卫生工作的瓦伦教授,就急于想了解封闭30多年的中国。因为远东地区是该基金会工作的重点地区,解放前就曾资助建立北京协和医院。瓦伦曾在非洲从事20多年血吸虫病研究,而中国也是世界上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1979年瓦伦第一次来华访问,一再表示希望到中国农村与中国同行一道进行防治血吸虫病的研究工作,国家卫生部同意了他的请求。

关于这段历史,长期研究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曾任安徽省贵池市血吸虫病防治站副主任医师的钟读敏在有关的回忆文章中也有记载。据他回忆,1980年春,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寄生虫病研究所就邀请瓦伦到上海作学术报告并进行学术交流。在这次报告会上,瓦伦提出了一个观点,“目前用化学药物消灭钉螺,虽然效果很好,但维持时间很短,从经济效益考虑还不如单纯治疗病人。”而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一直坚持以消灭钉螺为主的策略。瓦伦提出的新的观点,在与会人员中引起不同反应,有赞同有反对。报告会结束后,瓦伦又到上海第一医学院参观,并就他的观点与苏德隆教授达成协议:双方合作到中国农村进行两种防治血吸虫病方法对比试验。

一波三折选地点

中美专家为什么要选择贵池作为研究地点呢?这还要从当时的情况说起。

档案记载,因为解放后中国大力开展消灭血吸虫病活动,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郊区及江苏、浙江一带血吸虫病已基本消灭,而当时的安徽贵池不仅是全国十个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县之一,而且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是上海科研院、所的研究基地,包括苏德隆教授在内的许多知名老专家亲自到贵池农村从事血吸虫病研究工作。

据钟读敏主任回忆,苏教授与瓦伦达成共同进行科研协议以后,立即风尘仆仆赶到合肥与省血防主管部门商讨有关事项。但省血防办负责同志听取介绍后,建议把研究地点改在铜陵县。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铜陵也是安徽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区,距离上海比贵池近,而且火车可直达;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铜陵属对外开放地区,而贵池那时还没有被批准对外开放,外国专家没法去啊。

“但是固执的瓦伦教授坚持要在贵池试验,并想到了一个办法,让苏教授直接找时任安徽省委书记张劲夫,写一份书面汇报交给他。”钟读敏主任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张劲夫书记看了苏教授的书面汇报,亲自批示:“请省委常委传阅,对安徽省血防工作成绩要重新认识。”并指示有关部门支持苏教授与瓦伦博士在贵池进行研究。

虽然有了省委书记的指示,但中美两国科研人员合作深入中国农村进行血吸虫病研究,毕竟是解放后的首次,因此省公安厅特事特办,办了特批入境手续,省血防所也派一名副所长专门配合科研工作。

准备工作就绪,接下来就是要选择调研的具体场地了。一开始准备选择贵池一个叫纪家坝的地方,但后来了解那里已筑堤蓄水,用药物浸泡消灭钉螺,所以要重新选择距离县城较近而且血吸虫病严重的两个相邻的行政村。根据这两个要求,最后他们选定了离县城10公里的双桥乡三联、桂畈两个村。

但据钟读敏主任在回忆文字中说,选定地方后又出现了新问题:当时这两个村部离公路都有一段路程,且互不通车。于是乡里紧急派专人专抓两个村的修路工作,并且要求每个村粉刷几间房屋作为村民集中体检场所,还配备了实验室和相关设备。这样才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为期一周的合作研究

据安徽省《卫生志》记载,1981年3月16日,中、美两国专家从上海启程乘坐开往铜陵的火车,当天下午由贵池派车去铜陵火车站接到贵池,当时贵池所属的安庆地区外办还为美国专家派了一名翻译和一名会做西餐的厨师,作为保障。

第二天上午,中、美两国专家就按预定计划开始调查工作,钟读敏主任也全程陪同参加了调研。据他后来回忆,苏德隆等几位中国教授陪同三位美国博士分赴两个村调查病情,要求全村三周岁以上村民分批集中到村部检查身体并询问病史,主要是摸肝脾肿大程度。他们的助手匹特留在城内实验室与省、地、县抽调的化验人员及上海第一医学院的一位技师,对两个村送来的每个村民的大便进行化验检查。当时采用美方带来的器材,使用一种新的检查方法,由匹特示范操作,每位参加人员经考核符合要求才正式投入工作。

据钟读敏主任回忆,在调研中,瓦伦、库克和莫托三位博士虽然和中国农民语言不通,但通过翻译,沟通还算顺畅,检查也十分认真,基本上对每一病例都要亲自检查,并与中国教授磋商,对于一些疑难病症,他们还会听取多方意见并多次实验。

池州市志》等资料记载,这些美国专家在贵池调研期间,当地卫生部门还邀请他们给当地医务人员作了一场学术报告。在报告中,美国专家把到贵池一周调查的初步结果与非洲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血吸虫病人症状普遍比非洲轻,从而证明了中国政府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合作研究意义深远

按照预定的时间,1981年3月22日,三位美国专家离开贵池,乘火车到上海后回国。从3月16日到3月22日,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以瓦伦教授为代表的三位美国专家,在与中国专家对血吸虫病防治的合作研究中,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首先,美国专家一行的到来,并通过实地调研,对新中国有效防治血吸虫病等一些传染病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对中国同行和中国人民有了更深的感情,据钟读敏主任回忆,在工作结束前一天,负责化验的匹特也特意订购一只大蛋糕,在实验室招待共事的中国同行。

更为重要的是,瓦伦教授一行来华在贵池进行血吸虫病现场研究的消息在全国传开以后,四川、云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许多省市及本省许多县(市)血防部门的同志纷纷来贵池了解中美合作研究情况,学习美方传授的方法。据史料记载,后来许多省市就开展了单纯治疗病人的研究工作;而贵池后来也将其中的桂畈村作为单纯治疗点,三联村进行灭螺、治疗综合防治,上海第一医学院和本地血防部门派人常驻两村开展工作,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近40年过去了,现在回头来看,虽然当时中美专家对防治血吸虫病方法与策略不同,且有争论,但作为安徽省中外的第一次有关传染病方面的研究合作,它不仅促进了贵池及全省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而且为以后的合作提供了经验,这个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而据安徽省《卫生志》记载,正是通过几十年坚持预防为主,实行分类指导、综合治理,再加上与国内外等机构的合作等措施,到上世纪80年代末,安徽省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等一些传染病。

□程堂义

新闻推荐

备耕正当时 农资有保障

本报讯(记者方盼亮)“春节前开始备货,毛豆种子有1万多斤,玉米种子2千多斤,还有不少蔬菜种子,农资比较充足,虽然开门没几天,但销量...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