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承诺一世“父子”缘分 34年前,铜陵小伙答应给烈士父母做儿子;34年来,他再忙也不忘这一双爹妈

新安晚报 2019-12-19 10:51 大字

铜陵县86岁的市民江木香与铜陵市教体局工作人员张梁,本来素不相识。然而34年前的一次偶遇,却使俩人结下了一生的情分。1985年盛夏的一天,张梁和同事外出公干,在铜陵县天门镇江村遇到刚刚失去了儿子的军属江木香夫妇,作为军人后代的张梁动情地承诺:“您儿子为国家捐躯了,就把我当成儿子吧!”那一年,张梁24岁。从此,江木香与张梁,结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成了对方生命中最温暖的依靠。

工作途中认了一双爹妈

张梁,1961年出生于铜陵。张梁的父亲张秉伦是一名军人,曾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受伤,定为二等伤残。

自孩提时,转业到铜陵工作的父亲常给张梁说起战场往事,教育他要珍惜和平时期的美好生活。

1981年,张梁从宿州学院毕业后,先是分配到铜陵二中当了一名老师。1985年盛夏的一天,已在铜陵县委组织部核查办工作的张梁,和一位姓童的同事到董店乡办案,路过铜陵县天门镇江村一户农家门口时,听见隐隐的哭泣声。

同行的村干部告诉张梁,这家户主叫江木香,二儿子是一名军人,这家人刚得到二儿子不幸牺牲的消息。

一种军人后代的浓浓情结,让张梁在这家农舍门前踟蹰不前,他小声对村干部说,进去看看吧。

见到烈士父母,在他们的情绪稍稍平稳一些时,张梁和他们促膝相谈,得知烈士与自己同岁,便拉着烈士母亲徐荷香的手说:“您儿子与我一年出生的,他为国家捐躯了,您就把我当成儿子吧!”

一时承诺,一生的牵挂

张梁的话刚一说完,面对陌生人突如其来的决定,烈士的家中先是一片寂静,随之看到的是烈士母亲泪如雨下。

面对烈士亲属的哀痛,张梁当时真不知要怎么表达才好,只能乘人不注意,临走前悄悄留下身上仅有的20元钱。

这一年的秋天,杮子红了的时节,江木香夫妇突然出现在张梁家门口。

原来,两位老人在张梁离开后发现了桌子上的钱,费尽周折才打听到他家住址。

他们提了两个篮子,一篮是从树上摘下的黄澄澄的柿子,一篮是攒了一段时间的鸡蛋。

这一来一往,使江木香与张梁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从此在生活中成了对方的依靠。

“除了父母与岳父岳母,江爹爹、江妈妈同样也是我的牵挂,逢大小节日,我都会去看望他们。”张梁说,最初,他一个人骑着单车前往;后来,夫妇二人各自骑着自行车去看望;再后来就是一家三口骑一辆摩托车上门。

工作再忙,不忘“回家”看看

三十多年来,张梁与江木香一家的来往从不间断。张梁以一个儿子的名义为这个家庭奉献着一切,二老生病住院了,江木香的大儿子、小女儿两家轮流照顾,张梁夫妻也常常将烧好的饭菜送到病榻前。

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有人知道张梁与江木香一家的情谊,在外人看来,以为他们是亲戚。

“最感温馨,也让我十分欣慰的场景,是自己的父母和江爹爹、江妈妈四位长辈聚在一块,瞅着十二英寸黑白电视机看《霍元甲》,一边看一边交流着剧情。”张梁说。

江妈妈徐荷香1999年秋天去世,去世之前,张梁尽了最大努力,寻医送药,老人病情加重的时候,张梁整晚睡不着。张梁最终没有挽留住江妈妈,和所有的儿女一样,张梁和夫人披麻戴孝送走了老人。

如今,江木香老人的身子骨挺硬朗的。张梁虽然工作繁忙,也不忘时常“回家”看看老人。

张梁说,现在交通方便了,开车到江爹爹家十几分钟便到了,最惬意的是,坐下来喝一杯他亲手泡的茶,吃几片他亲手腌的生姜,叙一叙二三十年前的往事。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蒋六乔

新闻推荐

“诚”已在我心中生根

朋友,作弊的滋味你品尝过吗?那是不久前刚发生的事。那天下午老师在班上举行了文学常识知识选拔赛,我很顺利地把试卷上的简单...

义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