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霞:坚守三尺讲坛 见证教育蝶变

铜都晨刊 2019-10-30 10:52 大字

戴春霞手把手教学生写拼音。

课间休息时间,戴春霞认真准备教案。

■ 本报记者 路璐文/图

“上课,起立,老师好!”这熟悉的话语,往往让人们回忆起上学时课堂内的场景,想起自己的启蒙老师。

23年来,教师戴春霞从农村中心小学走到城里的实验小学,从“老师妈妈”变身“全国模范教师”,在坚守三尺讲坛的同时,也见证了铜陵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

从“老三样”迈入教育现代化

1977年,戴春霞出生在原铜陵县太平乡的一个普通家庭。16岁,考入铜陵师范幼师班。1996年,师范毕业后,戴春霞被分到原铜陵县太平中心小学,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教鞭一拿就是23年。

尽管当时已是90年代,但由于学校地处农村,硬件软件都很匮乏,“当时学校一个年级就一个班,一个班里就三四十个学生。教室是低矮的土木结构平房,教学科目也比较单一。”

“但比起中心小学,条件差的小学还有不少。”戴春霞介绍,那时乡村实行“村小”形式——一村一校。而“村小”中又包含“完小”或“非完小”。“完小”学校的学生可以在本校内念完小学课程,而“非完小”的学校,教学形式是复式班,只有一到三年级,上完三年级的学生需要转到“完小”继续学习。一些规模更小、地理位置偏僻、环境恶劣的学校则只能被称为“教学点”,那里往往只有10个左右的学生。“一个老师往往要教好几门课,给低年级讲课时,高年级的学生就只能自习。”

戴春霞回忆,那时候,老师们上课基本只能靠老三样儿:黑板、粉笔、一张嘴。“我刚开始教课是用粉笔写板书,常常一天下来,口干舌燥,一身都是灰。而且水泥制成的黑板时间长了,会变得裂纹,容易耽误上课的进程。”

弹指一挥间,如今教育硬件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平房变成了楼房。课堂上,投影仪、电脑等现代化设备的运用,也让学生有了更加良好的教学体验。

从“小学五年制”到

“学校标准化建设”

上世纪九十年代,太平中心小学不但硬件简陋,而且教师的数量、质量也很难保证。戴春霞回忆,当年从师范学校毕业的中专生,可以说是教师队伍中的“优等生”了,一般会分配到中心学校任教;而没有经过专业培养的高中生,一般会从代课老师做起;还有一大部分的教师,则是初中甚至小学毕业的回乡知识青年。

而当时学校的教育模式也是传统的五年制教学——即小学读完五年后即可毕业。戴春霞坦言,这种教育体制存在一定弊端:孩子学习基础不牢固、小升初缺乏衔接点。随着时代的发展,2000年,太平中心小学正式由五年制教学向六年制教学过渡。“这也让我们老师迎来了不小挑战。”戴春霞说,当时五年制与六年制并轨,学校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升入六年级,而学习成绩相对一般的学生则继续留在五年级——待到下一年度再升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慢慢的所有的乡村小学都开始实行六年制教学。”

在完成小学六年制教学的同时,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2015年末,铜陵市完成118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学校的办学用房、运动场地、计算机、图书、实验室教育装备等办学条件达到了标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条件基本一致,办学条件显著提升。

义务教育从“不择校”到“零择班”

2009年,戴春霞从太平中心小学调往原铜陵县实验小学(今义安区实验小学)。从农村走入城市,除了工作环境的变化,更让她吃惊的是家长对于名校名师的“狂热追捧”。

戴春霞说,尽管自己身处的学校并非知名小学,但对于身处城乡接合部的家长来说,能够前往城里上小学已属不易,而进入名师担纲的“好班”更是难得。“所以,每逢暑假,学生家长最关心的便是孩子能否入名校、上重点班。于是,找关系、打电话、写条子,成为暑期里一道无奈的‘风景’。”戴春霞无奈地表示。

改革随之而来。2015年4月,铜陵市教育局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阳光分班”实施方案》的出台,开始了全市小学、初中起始年级“零择班”的全面推进。“这不仅彰显了公平、公正、公开,更均衡了全市优质教育资源,也为‘四名工程’奠定了一定基础。”戴春霞说。

从“注重‘教’”到“以生为本”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多年的从教经验,也让戴春霞对教育事业有了更多的思考。“在当年,许多老师工作兢兢业业,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更多的是注重自己的‘教’,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会学、乐学、善学’。”戴春霞坦言,当年自己写的论文、备的课,很多都是带有这种旧教学理念的痕迹。

时代在发展,教育理念在改变,教育改革让戴春霞深刻体会到:要让学生在核心素养上有更好、更全面地提升,必须在“以生为本”上下功夫。2018年,铜陵市教育局制定《铜陵市关于开展“快乐3点半”工作实施方案》,以期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提升教育满意度。戴春霞认为,这样的理念充分反映了“今天”教学与“昨天”的区别,折射出新时代对于“教书育人”具体要求的转变。“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波澜壮阔的教育现代化路线图正在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花经济带火乡村游

游人争相拍照留念。七彩花田美景如画。10月21日,游客在义安区钟鸣镇境内的梧桐花谷景区七彩花田赏花游玩。据了解,近年来,义...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