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眼到“电子眼” 科技“织出”气象观测大网
郭丹在电脑前监控自动站的数据。陈燕飞 摄
位于铜陵国家基本气象站的自动化观测站。照片由郭丹提供
刘长忍在发报。照片由刘长忍提供
刘长忍在百叶窗记录气温数据。照片由刘长忍提供
■ 本报记者 陈燕飞
每次换季时,都可以从风向里提前感受到变化,而第一个嗅到风里的天气气息的,或许是他们——观云测天的气象测报员。春风夏雨、秋月冬寒,今年78岁的全国劳模刘长忍是铜陵老一代的气象测报员,他一生都在观云测天,追风逐雨,与每一个铜陵人冷暖相伴。
从事气象测报38年,刘长忍把握天机,捕捉风、雨、雷、电,将地球上最壮丽的语言转变为千变万化的气象语言。观测气象万千,记录每日风雨,刘长忍为百姓提供最准确、及时的地面气象数据的同时,也目睹了铜陵气象测报从人工到自动观测的发展和变迁。
气象测报全靠人工
一支铅笔、一张纸、一台电报机,这是陪伴一代代老气象观测员的“老三样”,这也勾勒出了刘长忍记忆中最深刻也最清晰的日常。
现在,天气预报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我们看到的天气预报,是预报员对传输到眼前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专业化分析、研判后得出的,而气象观测才是气象预报的根据和基础。
出生于1942年的刘长忍是铜陵老一批的气象测报员。1962年刘长忍从安徽省气象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气象台从事测报工作,并先后在黄山、石台从事气象观测工作,1985年来到铜陵县气象局工作至退休。由于优异的测报成绩,刘长忍1981年被破格晋升为气象测报工程师,197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1984年被省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1989年又被国家气象局授予“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我国气象工作者而言,获取地面观测数据等全部要靠人工操作,观测记录数据后再进行计算,然后编码发报。虽然说起来简单,不过在完全依靠人工的当时,人工获取观测数据不但困难大,而且效率低。
在那四方形的白色栅栏里,刘长忍常常是这样一副姿态:双腿跪伏在地面上,长长的脖颈撑着瘦削的面庞,双眼几乎抵在各种观测仪器上,观测记录数据。“器测和目测项目有气压、气温、湿度、能见度、雨量、日照、云态等20多项数据,每一项又有许多具体划分,例如:温度包括空气温度和地温。地温又分地面温度、最高、最低温度和浅层地温。云有29种,天气现象有34种。”刘长忍说,所有这些都有具体数码为标志,一般每小时就要观测一次,然后在正点后3分钟内把观测记录编码用电话报给电信局,由电信局发报给有关部门,超过3分钟为迟报,延误10分钟为漏报。
刘长忍说,由于观测工作要按规定时间、程序完成,遇有天气转换,还要随测随报,所以雷雨大风时,别人往家里躲,测报员都要往室外跑。否则,就不能及时地把第一手资料发出去,错过作出预报的最佳时间。
黄山,以她迷人的风采驰名中外,这里曾经是刘长忍日夜坚守的阵地,对于气象观测员来说,光明顶的平台则是另一副面孔。
“冬天最低温度达零下21度,不小心触到金属仪器上,手皮会被拉掉,遇有雷暴,更是惊天动地,避雷针蓝光闪烁,灯泡被击毁,火球就在室内飘滚,房屋摇晃,人从床下震到地下。”如今回忆起当年的测报环境和手段,刘长忍感慨,“那时我就有一个梦想,如果在室外有个观测设备,天气恶劣时能自动采集气象数据并传回室内,观测员记录后直接传给预报员,这该是多么美好的事。”
2000年,刘长忍退休了,在他退休的前两年,自动观测的火苗开始慢慢燃烧,“1998年,单位上了第一台电脑,虽然只是做报表,并不能实现气象数据自动采集,但这已经大大减轻了测报员的工作量。”
科技织出一张观测“大网”
2003年10月20日,铜陵市气象局建成首个CAWS600BS-I型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开启气象自动观测新时代,自动观测开始陆续替代人工观测,观测人员的双手逐渐从冰冷的仪器中获得“解放”。像刘长忍这样老一辈气象观测员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1968年出生的郭丹,是铜陵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从1989年开始成为一名气象测报员,刘长忍是郭丹入职时的“师傅”,她和师傅一道经历过人工观测时代。“刚工作那会儿,观测全靠人工,报表得用算盘统计,比如记录气温,要去百叶箱抄干球、湿球的温度,再回来查表计算数值,特别繁琐,现在气温观测直接通过采集器采集,再传输显示在电脑上,还能实时观测。”郭丹说,从2003年起,随着自动站陆续投入使用、电脑软件的使用,目前气象测报基本实现了全自动,气象测报从一个算盘、一支笔变为电脑计算,从人眼观测进步为雷达、卫星、自动仪器这些“电子眼”的实时监测,科技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郭丹的30年气象生涯,经历了气象仪器的更替,计算设备的演变,气象测报从人工到自动的变革。在办公室,几台电脑正在运行,郭丹坐到一台电脑前,监测着气象自动传感器发送回的实时数据和状态。她反复查看这个时段的数据,对数据情况进行分析核对,坐在电脑前监测,这基本上是她每天的工作常态。
在郭丹看来,自动观测不仅省时省力,更重要的是,对常规气象要素的自动化观测、对观测数据的分钟级采集,都使得观测数据更加精准、客观,从而更好地支撑日益精细化、精准化的气象预报业务。
“现在的气象测报跟我们那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已经落伍了,科技‘织出’的观测大网太先进了,这几十年来,气象预报预测系统越来越完善,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提高,这都是我们之前不敢想象的。”如今,已经退休多年的刘长忍每天必看天气预报,出门也总是要抬头观云,改不了几十年气象测报的职业病,更难舍心中对气象测报那份深深的情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路璐)优美的舞蹈、深情的合唱、精彩的相声表演……10月7日上午,安徽民俗村内歌声飞扬、爱心四溢。“我们的节日...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