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伐木工到护林员一转身重山叠翠

铜陵日报 2019-08-19 09:28 大字

■ 本报记者 方文婷

八月,义安区天门镇的董店林场十里长冲分场,蝉鸣让深山密林显得越发寂静。早上八时多,74岁的王金发已经带着他的“老伙计”大黄完成了当天第一趟5公里巡山,坐在林场入口的山石上休息,他身旁的石头上还坐着徐宗友和胡汉青两位同事,他们是一组,共同负责这片5000多亩天然林的巡查工作。

从1996年加入护林员队伍,王金发已经和这片山林亲密相处了23年。“我们三人有分工,每个人负责自己的一片山场,通常每天早晚各巡查一趟,一天至少要走20里路。”王金发说,早些年,他一个人带着水和木棍巡山,近年来,封山育林的效果逐渐显现,山林越发茂密,巡山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小狗“大黄”每天陪着巡山,在每年春秋两季进山游玩的市民增多时能帮助发现火种等危险源,是个好帮手。

虽然是这支护林员队伍中年纪最大的,但王金发却不是从事护林工作时间最长的,今年53岁的胡汉青“资历”最老。“我1988年中学毕业就到林场工作,刚开始是伐木工,每天的工作就是砍树,砍完再种。那时候的林场因为间伐,常常有成片光秃秃的地方。”胡汉青说,尽管间伐以后的山场都会重新种树,但从小苗长成参天大树,没有一二十年是不行的,所以那时候的山场树没有这么密,生态环境也没这么好。“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从国家到地方,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老百姓意识也增强了,我们还是林场工人,但工作内容从伐木转变为护林,工作性质完全变了。”

对于这样的变化,54岁的徐宗友也深有感触。从1996年来到林场工作,他和胡汉青一样经历了从伐木工到护林员的角色转变,尤其这十多年来,因为持续封山育林,且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入山盗伐的人也极少了,除了护林员日常修剪抚育,林场的植被几乎不受外界干预地生长,麂子、野猪都成为护林员巡山中遇到的“常客”。

对于护林员直观感受到的变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林业高级工程师刘先虎用25年持续不断地记录给出了证明数据。从1986年到2008年,铜陵造林绿化事业迈出了坚实的三大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社会办林业和“四荒”开发,揭开了绿化造林事业大发展的序幕;九十年代,实施“三五八”绿化、林业二次创业和绿色长廊工程,推动铜陵市绿化造林事业迈上新台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铜陵市积极调整林业发展战略,先后实施多项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业发展从过去单纯林业生产转变到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保护与发展并举,逐步走上以项目立林、以工程带动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刘先虎说,2018年以来,铜陵市积极推进林长制改革,以林长制为统领,开展各项管绿工作;以国土绿化为统领,开展各项增绿工作;以资源保护为统领,开展各项护绿工作;以发展林业产业为统领,开展各项活绿工作;以发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为统领,开展各项用绿工作。截至2018年底,铜陵市林地保有量134.4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7.8%上升到26.35%。这一巨大变化正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最好证明。

山林茂密了,生态环境好了,像十里长冲分场这样的深山老林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游玩,春季踏青,秋季登高,慕美景而来的人逐年增加。“春季游客最多,一天最多时有1000多人进山,山林防火压力陡增,护林员的工作量可想而知。”董店林场场长詹友兵说,作为全市成立最早的国有林场的工作人员,40多年来,林场人经历了从伐木工到护林员的职责转变,也亲眼见证光秃秃的山岭在一代代林场人的努力下变得苍翠欲滴,这片绿水青山就是他们为铜陵人民创造的最宝贵财富。

新闻推荐

昔日“临江不见江” 今朝“拥江又亲江”

■本报记者孙照柱傍晚时分,市民不约而同奔向长江边,除了暮色柔情外,郁郁葱葱、繁花似锦的滨江生态公园,让人不仅能远离城市的...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