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安画派领军人物王涛做客徽派: 真正的画家要寻找自我的个性

新安晚报 2019-07-08 09:44 大字

1943年出生的王涛笑称自己是“70后”,诚然,他一直在中国画创作的道路上,不断进取,充满激情,并将古法与新意完美结合。7月4日下午,这位当代新安画派的领军人物做客徽派直播,分享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历程。王涛说,中国画最重要的在于传承,而如何传承好这个资源丰富的宝藏,关键在于画家们自己的选择,“真正的画家要寻找自我的个性,要创作与个性相吻合的艺术语言。”芜湖艺术梦想萌芽的地方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都是最深刻的,对王涛来说,他的童年记忆就是老屋。很小的时候,王涛便跟随家人去了美丽的江城芜湖生活,定居在后家巷七号的潘家大屋,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小学和中学时光。“芜湖的后家巷在清朝末年就非常繁荣,我是在老屋长大的,对那里怀有深深的情感。”老屋破旧而斑驳,连窗户都是纸糊的,经常会有灰尘掉下来。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王涛的形象思维慢慢被激发出来了。“躺在床上,脑子里就会有很多遐想,各种形象画面蹦出来。多年后,我写了《我和老屋》这篇散文,表达了对老屋、对已故的父母以及对逝去的时光的怀念。”

如果说在老屋的日子是懵懂的,那么在芜湖三中就读的高中时光就是王涛艺术梦想的萌芽阶段。“芜湖三中的崔之玉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虽然他是语文老师,但是在美术方面有很深的修养,听说他是原南京国立艺专毕业的,个人收藏颇丰,单身宿舍里竟然挂的都是张大千、齐白石的画,感觉很不一般。我们画的素描、速写都会给他看,在他的指导下,三中出了像鲍加、耿明等很多很好的画家。”整个高中时代,王涛对艺术的各个门类都很感兴趣,画画、朗诵、话剧、唱歌,爱好广泛,甚至毕业被推荐去上戏考话剧演员,“当时并没有将来要当画家的想法,学校的艺术氛围很好,我们组织话剧演出,做杂志美编,画素描,看演出,都是自然而然地喜欢。”

在学校良好的艺术氛围的熏陶下,对美术、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都产生浓厚兴趣的王涛,在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入了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用王涛自己的话说,就是“打基础”,“当时教我们课的老师都是安徽美术界的先贤人物。”王涛笑称,自己在大学里属于“逍遥派”,“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开着留声机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偷偷学着美国画家伯里曼的人体解剖学。”阜阳淮北平原影响其画风

1968年,大学毕业的王涛被分配到阜阳大田中学任教。从南方的城市来到北方的农村,王涛直言很不习惯。“吃不惯住不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头发大把大把地掉,身心状态都很不好。”教学之余,王涛开始在煤油灯下坚持画速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成了他笔下的画作。“随时随地都在画,对着人画,培养自己的造型能力。”1969年,王涛创作的《知识青年在淮北》速写组画,发表于当时的《安徽日报》,引起安徽美术界的关注。“登了我6定我是画中国人物画的,其实那时候我并没有定下画种的创作方向。”

然而,就是这段艰苦又迷惘的岁月,让现在的王涛心存感激。“我在阜阳待了三年,在农村跌打滚爬,很苦,对未来也是不确定的。但这样的生活对我后来影响很大,可以说确定了我整个的学术取向。”后来,王涛创作了以淮北地区农民形象为题材的《赶集》《复苏的土地》等作品,《复苏的土地》三联画还入选了“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北方农民粗犷豪放,个性鲜明,他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感觉很过瘾。我经常脱口而出‘我滴孩来’,他们好也好一个极致,惊讶也惊讶一个极致。”

王涛说,正是淮北大平原的一望无际,注定了他画作的大写意风。“为什么这里出了那么多大思想家,淮北平原一望无边,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注定了他们思考的都是天地宇宙的事情,境界很广大,不可能是小鼻子小眼。”离开阜阳后,王涛在铜陵县文化馆工作了9年。其间,他继续夯实基本功,并开始真正接触到中国人物画的研究和创作,也继续以北方农民生活为题材画作品,他的画作也从全省走向全国。杭州尝试笔墨造境新手法

1979年是王涛整个艺术创作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他凭借以周恩来慰问士兵为题材创作的《最后一碗炒面》,直接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院)的复试,并最终成为该校国画系的研究生,成为凤毛麟角的天之骄子。“我当时没有任何关系背景,完全是硬碰硬去的。《最后一碗炒面》是主题性画展的创作作品,获得了全国优秀奖,也让我确定了真正以画家身份进行创作。”王涛的这幅作品,用大写意的笔墨营造画面,也得到了李震坚先生的认可,“从那以后我开始有理想,有责任感了,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

前面提到的《复苏的土地》,是王涛通过祖孙三代的形象塑造,反映党的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让淮北平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有浙派画风和黄胄速写式笔墨特点的这幅作品,虽很难完成,实则是王涛向作品形式美探索演变的过程。创作手法的改变,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我的毕业创作《复苏的土地》画的是土地和人的关系,但不是沉浸在传统的创作中,用的是团块的方式,在当时很新颖。我觉得画人物不是程式化的,要有画家个人的情感和想法。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式训练。”

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浙江美院毕业后,王涛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杭州,重返安徽。受当时风潮的影响,有人否定中国画的存在、中国画没落论等言论让很多画家感到茫然,王涛却认为这是提醒画家要寻找自己的个性。“在这之前,中国人物画都以主题性创作为主。后来我们意识到,画家应当不断寻找与自己的个性相吻合的艺术语言。只有这样,作品的价值才能真正在这个时代留下来。”这一时期,王涛寻找探索自我的绘画语言,并在构图和笔墨色彩上做了大胆尝试,创作了像《庄周梦蝶》《卧薪尝胆》这样的艺术作品,“大面积的水墨晕染,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以淡墨造境。”皖南小桥流水中找寻诗意

2017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继往开来——中国艺术传承人物》,收录了近百年来在中国画坛蜚声中外的书画巨匠们的作品,王涛的作品也作为案例收录其中,填补了业界的空白。王涛直言,这是很好的做法。“书中从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再到傅抱石、李可染,一直到把我们都放进去。”王涛坦言,中国画,这个以国家的名字命名的画种,最重要的是走传承之路,“中国画里的诗书画印,有着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国的笔墨写意,中国的情感表达方式,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特别是明清以后,人物太多了。但是我总觉得最重要的是你的选择,是不是适合自己的。”进入新世纪后,王涛的作品题材集中于中国古代文人造像、人文故事和宗教典故以及对新安画派的研究与弘扬,代表作有《竹林七贤》《王者之风》《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东坡词意》《醉八仙图》《渔舟唱晚》《琵琶行》《高山流水》《赤壁赋》《将进酒》等。既有传统笔墨的格调高雅考究,又巧妙融入西方现代化的手法,作品多涤荡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和诗意般的境界。

直言性格中有北方刚烈的部分,不愿意待在学术资源很好的杭州的王涛,却在十年前来到皖南泾县,修了座宅子,“在小桥流水中找寻诗意,或者安安静静地发发呆,晒晒太阳,找一找自己,思考思考人生,也会重新想起小时候在老屋的情形。我是名‘70后’,还有燃烧的青春的感觉,这种创作才是有味道、有情感的。”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李燕然/文王从启/图

新闻推荐

铜陵义安区上好警示教育“三堂课”

本报讯(记者林春生通讯员曹园)今年以来,铜陵市义安区纪委监委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把警示教育作为“防病良药”,力求...

义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义安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