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创作牡丹黄梅戏剧三部曲,81岁学上网,为群众宣讲 八旬老人用纸笔讲义绘成绚丽夕阳红

铜都晨刊 2019-06-27 08:49 大字

■ 本报记者 方盼亮

善戏曲,能编剧,与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师出同门,退休后仍潜心创作,创作了铜陵牡丹黄梅剧三部曲剧本;虽年过八旬,但仍自发学习,自编讲课教程,常年在讲台上为党员群众做讲座。在阳光社区,83岁的王福元老人用手中的纸笔和讲义将他的晚年生活绘成满天红霞,令人钦羡。

与严凤英师出同门

6月25日,当记者来到王福元老人家中时,只见客厅内挂满了书画,除了几幅名家之作,其余都是他和老伴的作品,既有巍峨雄壮的山川,又有雍容富贵的牡丹;既有端庄淡雅的楷书,又有洒脱肆意的行草。满头银发的王福元乐呵呵地介绍说,这些都是他们夫妇二人退休之后在老年大学学习书画时自娱自乐的习作。

在退休前,他主要从事还是黄梅戏的演出和编剧工作。出生于无为的王福元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无为专业文工团调到铜陵市黄梅戏团。1962年时拜著名的黄梅戏艺人严云高先生为师,曾主演或导演过《天仙配》《女驸马》《鸳鸯谱》等一些大型黄梅戏剧目。

“严云高先生是原铜陵县黄梅戏剧团和市黄梅戏剧团创建人之一,在他来铜陵之前的上世纪40年代,严凤英就曾跟随他学习黄梅戏表演。”王福元老人说,而他和严凤英第一次接触则是他在拜严云高先生为师后的第二年。那时,他们师徒正在上海演出,恰逢严凤英也在上海拍摄电影《牛郎织女》。当严凤英来到他们剧组拜访恩师时,他才知道,严凤英原来是他的师姐。

创作铜陵牡丹黄梅戏剧三部曲

王福元老人说,虽然他先后在剧团、学校、文化馆、图书馆工作过,但黄梅戏一直是他难以割舍的艺术追求,退休后更是重拾激情,创作了铜陵牡丹黄梅戏剧三部曲。

“写第一部《盛度与御赐牡丹》是个偶然。”王福元老人说道,那是他退休后,为了学画牡丹,特意和市老年大学的同学赶到天门镇盛度后人盛昌明家中观赏御赐牡丹。“当时听了盛昌明的介绍,觉得盛度的故事当中有几个细节很有戏剧性,便有了写剧本的冲动。回家后开始收集资料,构思剧本,一写写了半年,最后写成了有6场戏的大型黄梅戏剧本《盛度与御赐牡丹》。”王福元说,看过这个剧本的专家都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也更加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接着中型神话黄梅戏《牡丹花香在铜陵》、大型黄梅戏剧本《葛仙种丹》相继创作完成,与《盛度与御赐牡丹》形成了铜陵牡丹黄梅戏剧三部曲。

81岁学上网 自编教程开讲座

“前几年,社区叫我给党员群众讲讲党性教育,上上课,可我心里没有底,但觉得作为当时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似乎又有些说不过去。”王福元老人说,打那以后,他不仅把社区送来的《新时代党课就该这样上》等书籍仔细阅读了多遍,还圈圈点点的做了很多标记,报纸看得也更认真。知道网上信息更加丰富,于是在81岁的王福元开始学习上网,收集信息。

“我用键盘打字慢,收集来的信息整理不过来,那我就手写,结合党支部的工作整理到一起,最后写了《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等几篇党课教程。”王福元说,教程写好后,他自己先在家里练,再讲给家人听,家人觉得行,再拿去给党员群众讲。

随着王福元讲座的反响越来越大,除了他自身所在的阳光社区,其他社区也特意邀请他去做讲座,后来不仅给党员群众讲党课,还给青少年儿童讲“家风家训家教”、牡丹文化等专题。如今,王福元老人已宣讲了30多场,听众近三万人次,深受群众欢迎。

“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好,笔头也还行,要是能为身边的党员群众讲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为本土的文化事业发展尽一份微薄力量,也算是发挥了自己的一点余热,没有白活。”王福元老人说道。

新闻推荐

义安区获评全省民生工程 绩效奖补先进区

本报讯(陈震李曙)近日,省财政厅对各市、省直管县和县(市、区)民生工程实施工作开展绩效评价,义安区荣获2018年“全省民生工程绩...

义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义安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