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快乐三点半”,家长孩子齐点赞

新安晚报 2018-11-07 10:36 大字

11月5日16时40分左右,尽管天空偶有毛毛细雨飘下,但在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操场上,一群孩子仍跟在教练后面快乐地踢着足球。此时已是放学时间,但义安区实小校园内依然能见到很多孩子的身影,操场上、走廊里、部分教室内,许多孩子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或踢足球、或练街舞、或下象棋……这些,正是铜陵市今年以来推行的“快乐三点半”课堂的一个缩影。今年9月以来,铜陵市在除枞阳县以外的全市3个区多所小学开展“快乐3点半”课堂试点,得到了家长、孩子及学校等方面的一致肯定。

孩子:下午放学后活动很丰富

11月5日16时许,放学的铃声响起,铜陵市田家炳小学四年级的袁悠洽同学收拾好书包,快速来到教学楼一楼的季小琴瑜珈工作室,和同校其他孩子一起,跟着季小琴老师学练少儿瑜珈。“在我二年级的时候,季老师开了这个少儿瑜珈班,我那时就跟季老师后面学了,我非常喜欢瑜珈,学起来也很开心。放学后正好也有时间练。”在季小琴瑜珈工作室,袁悠洽小朋友非常高兴地告诉记者。

如今,和袁悠洽同学一起在季老师的瑜珈工作室练瑜珈的共有20多名同学,几乎各个年级都有。每周开设两节课,分别是周二和周四的16:15至17:30“我是一名数学老师,但一直对瑜珈比较感兴趣,我认为瑜珈是介于舞蹈与体育之间的一项运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感受舞蹈的乐趣。所以我就在课余开了这个班。”季小琴老师说,现在她的工作室已正式列入学校的“快乐三点半”课堂,并且很受孩子们欢迎。

除了少儿瑜珈班,当天下午放学后,铜陵市田家炳小学的网球场上,几十名同学跟在网球教练后面练习网球;足球场上,一些孩子跟着足球老师练习足球……田家炳小学校长程磊介绍说,学校的“快乐三点半”课堂主要开设了网球、花样跳绳、少儿瑜珈、足球、乒乓球、篮球、棋类等多个体育项目,“我们的体育项目教学已经比较成熟,颇受家长欢迎,这学期我们正在开发一些美育类课程,让孩子们有更多选择。”

家长:素质教育有了新的阵地

在家长眼中,“快乐三点半”课堂的开设更是一个好消息。蒋宁是铜陵市的一名公务员,两个孩子正在铜陵市田家炳小学读三年级。“他们通常下午4:00多一点就放学了,这个时间点正是我们上班族最忙的时候,很难有时间接孩子,特别不方便。”蒋宁说,“快乐三点半”课堂开设以后,两个孩子报名参加了跳绳、网球和阅读3项活动,“孩子们放学后直接在学校学习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忙好后再去接他们,非常方便。”

除了解决接送孩子难题外,在蒋宁看来,“快乐三点半”课堂的开设,还给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更多的精彩内容。“孩子上完功课后,学校安排了大量的课外活动,而且时间安排非常灵活,给有兴趣爱好的孩子提供了多种选择。”蒋宁孩子所在的铜陵市田家炳小学,从周一到周五,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快乐三点半”课堂,“实现了全覆盖,孩子们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而且老师的授课质量也非常高。”

此外,更多的家长则从“快乐三点半”课堂中感受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与机会。

部门:所有活动免费自愿参加

“我们依托原先的明伦少年宫,开设了传统文化与阅读、科技创新、体育技能等4大类39项76个班次,受到了孩子、家长的普遍欢迎。”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业务副校长耿芳告诉记者:“我校共有3091名在校学生,目前参加各类社团活动的有1800多名学生。”在授课老师方面,耿芳透露,有的是在校老师、有的是志愿者、有的是校外专业机构人员。

铜陵市教育局副局长徐磊介绍说,铜陵市已将“快乐3点半”课堂列入铜陵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重点改革项目,“其实部分学校几年前就已经在摸索了,今年9月开学后,我们在市区小学开始大范围推广。”据徐磊副局长介绍,目前该市主城区铜官区32所小学已实现“快乐3点半”课堂全覆盖;义安区选择了区实验小学和顺安中心小学先行试点,覆盖人群占全区小学生一半;郊区也选择了近郊的几所小学先行实施,“时机成熟后我们也会考虑覆盖枞阳县的小学。”

徐磊副局长表示,在实际工作中,他们还坚持“快乐三点半”课堂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及中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既要让学生减负,又要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快乐三点半’课堂的课程如果设计得好,完全能起到这个效果。”此外,“快乐3点半”课堂一直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则,“家长自愿报名、学生自主参加,一律免费,严禁向学生家庭直接或变相收取任何费用。”

记者了解到,对于开设“快乐3点半”课堂所需经费,目前该市已要求各区积极通过财政预算追加、项目整合等方式提供资金保障。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朱春友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铜陵留守儿童乐享假日

■本报记者林春生“很久没有和妈妈一起出来玩了。第一次看到这么大一片漂亮的花,还有爸爸妈妈和老师在身边,好开心!”10...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