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保证助学资金用在该用的地方”

铜都晨刊 2017-09-06 10:25 大字

■本报记者陈燕飞

时值金秋,一位位学子拿着录取通知书欣喜地踏入校园。然而,几个月前,对于一些寒门学子来说,这份通知书却有些沉重。

“不让一名困难职工子女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保证助学资金用在最困难职工子女身上。”金秋助学像阳光,洒进贫困学子的心中,照亮他们的求学路,托起了青春梦想。

1998年,市义安区(原铜陵县)总工会启动了金秋助学行动。开展20年来,金秋助学行动不断整合各方资源,延伸助学链条、创新助学形式,已经从过去单纯发放入学助学款,发展到持续跟踪帮扶,帮助贫困学子走入大学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梦想。

“我们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自筹资金,对我们区的贫困学子进行资助。”义安区总工会副主席钱文炉告诉记者,在金秋助学开展的前几年,助学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工会拨付和爱心企业捐助,资金不稳定,资助人数较少,从2007年开始,地方财政每年拨付金秋助学资金20万元,加上上级工会的补助,资金有了保障。

多年来,助学资金的保障,让助学范围不断扩大。从仅限于当年考上大学的建档困难职工,到开展“金牌蓝领”计划,拓展到困难农民工子女;从当年一次性帮扶到全程帮扶,实现建档困难职工子女从入学读书至大学毕业给予全程助学帮扶。

助学方式不断完善,从举办助学仪式、现场发放到前年的打卡发放,助学形式越来越简单,富有人文关怀。

助学体系不断完善,从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募集资金、不断提高助学标准、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助学工作,义安区总工会已经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和社会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不让一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因为贫困而辍学”的承诺。

他们,是一群志存高远的青年,因为家境贫寒,他们差点和梦想擦肩而过。如今,在义安区总工会的帮助下,圆了大学梦,插上了遨游的翅膀。据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以来,该区累计筹集资金190万元,帮助572名家庭困难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继续完成学业。

“为了不让贫困破灭梦想,我们对于助学资格审核严格把关,要让助学资金用在该用的地方。”钱文炉告诉记者,在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资助范围、资助对象后,按照个人申请、基层审核、工会考察、主席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对所申报的助学申请,进行反复筛选,严格把关。

助学困难职工子女,摸清底数是关键。由于工会人员有限,每年金秋助学审核把关工作量大,工会工作人员加班是常事,“对于家庭困难情况有疑问的,我们都会亲自去走访调查。”

20年来,义安区的金秋助学活动成为了爱心的桥梁,将关爱传递给受助困难职工子女,也使每一个贫困学子的梦想花开、成真。

新闻推荐

车内充电宝暴晒后爆炸起火民警和消防队员及时施救

本报讯(记者盛向锋)天气炎热,放在车坐椅上的充电宝经暴晒后爆炸引发起火。派出所民警与相关消防队员及时给予救助,消除了安全隐患。8月27日下午,有好心路人报警称:停放在顺安镇某道路旁的面包车内部着...

义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