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铜都智变生态扮靓幸福新城
铜陵港长江外贸码头港口机械在装卸物资。高凌君/摄
“城市超脑”为幸福社区社会治理提供帮助。
国家级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凌君/摄
穿行在铜陵城区,市中心深色外立面的高楼大厦,在繁华热闹中透出沉稳淳朴的韵味;又迈步走进“城市超脑”的核心机房,大型计算机正为朝气蓬勃的古铜都输送数字智慧的力量;再漫游长江之上,浩荡江水里自由跃动的江豚,带着仿佛“天使”般的微笑,让整座城青春焕发……“古朴厚重,熔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这16个字激励着一代代铜陵人奋发前进,现在,他们正为打造“智造新铜都、生态幸福城”而努力。
“工业大脑”让铜都制造华丽“智变”
10月20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铜陵城西的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部。1987年投产、2004年上市、本部现有约1600名员工……在铜陵,“六国”是很多化工人生活的一部分。但其实,这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厂,朴实外表下隐藏了很多数字化新技能。
2018年,铜陵市政府与阿里云公司开始合作“铜陵工业大脑”项目。作为传统工业强市的铜陵,希望利用该项目对传统工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工业大脑”第一个项目就交给了六国化工。“分到了第一块蛋糕,到底能不能尝到甜头?说实话,一开始公司还有些担心。”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吴昊对记者说。
六国化工是磷复肥生产企业,磷的生产来自于磷矿石和浓硫酸发生的化学反应,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往磷矿石中加入硫酸。吴昊告诉记者,以前这个步骤由人工完成,工人们从经验出发来决定何时添加多少剂量的硫酸,因此关乎产品质量的磷酸萃取率,和工人的经验、手法、专注程度等外在条件息息相关。“即使再有经验的老师傅,偶尔也会有波动。”
六国化工和阿里云的“工业大脑”项目就聚焦在了如何提高磷酸萃取率并保持平稳状态。经过14个月的探索改进,“磷酸萃取率提升大数据应用项目”获得成功。该项目利用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以往依人工经验调整物料添加比改为靠“工业大脑”智能算法,得到物料添加最优解。吴昊告诉记者,“工业大脑”项目每年可为六国化工增加约600万元经济效益,节约磷矿石资源6000吨、减少磷石膏固废排放1万吨。
“工业大脑”让六国化工“尝到了甜头”,也是“智造新铜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铜陵市全市上下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抓牢工业互联网数字赋能工业的“金钥匙”,让“工业大脑”助推传统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铜陵全市已建成省级以上智能工厂7家、数字化车间34家,134家企业“入网上云”。
“城市超脑”让社会治理更有“暖色”
10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发布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铜陵市铜官区幸福社区成为该市上榜的两个社区之一。据介绍,幸福社区共有居民180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居民有4000多人。如何让老年人生活幸福,是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幸福社区办公楼一楼,一间办公室的墙上安装了大屏幕,能够看到社区一些视频监控设备的实时画面。该社区副主任陶玲告诉记者,这是铜陵市“城市超脑”的一部分。“‘城市超脑’在我们社区有几个场景,其中包括对独居老人的关怀、高空抛物监管等。”陶玲介绍,去年春节后,社区里70多岁的洪奶奶出门后长时间没有回家,“城市超脑”利用大数据和人脸识别技术发现后,及时提醒社区工作人员,一番寻找后发现老人是到女儿家住了几天。务。在疫情防控初期,农贸市场实时动态监控数据进行佩戴口罩的人员图像,通知管理人员及时现场处置。此外,“城市超脑”还对市场内暴露垃圾、违规销售活禽等场景提供“精准指导”。
据记者了解,2019年上线以来,铜陵市“城市超脑”不断拓宽应用场景,解决治理难题,推出城市管理、社区治理、重点区域安全、民生服务等27个应用场景,归集了全市56家单位4921类、约45亿条数据,形成基础数据汇聚、隐患检测诊断等综合服务体系。今年7月21日,铜陵市正式发布《铜陵城市超脑2.0建设规划方案》,旨在实现城市治理从数字化向知识化再到智能化的跨越。
“江豚笑脸”让生态文明满是“美意”
“以前偶尔看到一头或者两头,但是那次竟然看到了一群。”今年上半年,刚到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管理科工作没多久的小孙,在一次例行的多部门联合执法过程中,在长江铜陵段一处江面上,看到了一群江豚在水里畅游锚洲附近看到了8头江豚。
身为铜陵人,90后的小孙告诉记者,记得小时候偶尔会在长江看到江豚,后来多年没有见到过。直到近年来,长江十年禁捕后,“江豚的微笑”时常会出现在同龄人的朋友圈里,从1头、2头,到8头、10头。
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江豚,长着一张萌萌的笑脸,深受喜爱,却是长江流域仅剩的淡水豚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下游安徽段,全长58公里。保护区管理局近年来坚持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并重。“在保护区的核心区,船只经过是要限速、限航的。”该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室负责人张西斌告诉记者,随着长江十年禁捕,江里的鱼多了,每天的食量接近体重10%的江豚,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后,种群越来越稳定,也越来越愿意生活在铜陵,露出更多的笑脸。
江豚的“微笑”是铜陵市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见证。五年来,铜陵市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十三五”末,铜陵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地表水环境质量均居全省第3位,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蓝天白云已成常态。“生态幸福城”的“美意”时时洋溢在市民的脸上。
“顶格服务”让营商环境倍加“贴心”
“这种LED支架,以往客户需要人工检测,耗时、还容易看漏了,现在客户用我们的设备来检测,速度要提升2.5倍,还更准确了。”10月20日,在铜陵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科大创业园安徽陆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内,80后董事长刘根向记者介绍公司产品的性能。在短短3年多的时间,陆科光电实现了从无到有,预计今年销售额达4000万,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刘根颇有感触地说,这和铜陵市相关部门的支持分不开。
多年前,刘根发现高端检测设备在国内存在空缺,他瞄准了这一商机。“我们常说同样的产品,为什么进口的质量好些,很多时候这个好是因为国外产品检测更加科学。”刘根告诉记者,2016年,他通过铜陵市科技局联系上中科院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结识了该中心戴庞达博士的科技团队,开始了研发和产业化之路。刘根告诉记者,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由中科院、铜陵市政府、安徽省科技厅三方共建,超过300人的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已经帮助陆科光电这样的企业攻克了近百个科研项目难点。
“我们现在这个厂房是开发区租给我们的,为了支持我们发展,免三年房租。”刘根告诉记者,在他创业过程中,从孵化到投产,获得了铜陵市科技局、经信局、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为他们提供了研发场地、科技人才招引、工业化生产厂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地方银行流动资金支持等。
近年来,铜陵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顶格服务”。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机制、首问负责和“说不”提级管理制度等创新实施,突出贡献企业和星级企业评定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余国章曹庆
本版策划:中共铜陵市委宣传部
新闻推荐
在没有“奇趣蛋”的年代,铜陵人的童年充斥着各种叫卖声,其中以吃的最能勾起关注。而吃食中,糖果的诱惑是巨大的,最具代表莫过...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