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前,原铜官山铜矿工人李在余前妻病故,当时因悲伤过度,受到了多人资助而不知情。恩情难忘,如今,耄耋之年的他揣着一份129人的“感恩名单”从南京赶到铜陵 —只
李在余展示记录当年同事朋友资助他的账单。
■ 本报记者 陈燕飞 文/图
39年前,原铜官山铜矿工人李在余前妻病故。当时很多朋友和同事给予他资助,然而因悲伤过度,李在余对此并不知晓,办理退休手续后回到老家南京市定居。今年4月份,李在余在整理书信时,突然发现一份名单,上面记录着129人过去对他的资助。
5月9日,时隔39年,耄耋之年的李在余特意回到铜陵,怀揣那份“感恩名单”来到铜陵日报社,希望能通过本报,郑重地向这129人表达感谢之情。
前妻病故
承蒙同事朋友资助
上个月,居住在南京市建邺区的退休工人李在余在书房整理书信。当他打开外孙写给他的一封信件时,两张旧旧的黄纸冒了出来。
纸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不清,显然年代已久,他仔细一看,上面详细地记录着一笔笔款项和人名。那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顿时涌上心头,李在余激动地喊了起来:“天呐,这两张名单,我怎么现在才看到啊?!”
5月9日,李在余特意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铜陵。一下高铁,李在余就赶到铜陵日报社,拿出两张记录着129人的“感恩名单”,一段尘封的往事慢慢揭开。
李在余出生于1937年,是南京市人。1953年,他带队来到铜陵工作,“我先后在有色公司露天铜矿和铜官山铜矿等处工作,直到1982年退休。”
李在余说,1982年,他的前妻病故,由于悲伤过度,加上因左腿截肢行动不便,许多事都是朋友同事帮忙处理。在处理完后事后,当年他就办理退休回到老家南京定居。“这几十年来,因为种种原因,我只回过铜陵一次,并不知晓当年竟然有这么多人资助过我。”李在余猜测,这份名单或许是当年自己的朋友替自己记录,并夹在档案里,后来可能被自己随手装进信封里,所以自己一直未能发现。
3天寻访无果
还欠他们一声感谢
朋友们这份深情厚意,因未能及时地回谢,李在余深感自责。他当即决定,一定要回到铜陵,希望能找到这些人,当面向他们说一声谢谢。
离开报社后,这几日,李在余一直奔波在路上,分别前往有色公司、人民菜市场等处寻访,但时隔几十年,已经物是人非,寻访故人犹如大海捞针。
“如今我已84岁,对朋友们的重情始终不忘,寝食难安。”李在余眼泛泪光,在寻访中,听说有的同志已经去世,让他十分悲伤,“他们生前都是我的好朋友,好同志,相处多年中,得到过他们的关爱和帮助,可他们离世时,我们连最后一面都未能见到。”
李在余说,这129人居住的地方分散在铜陵各处,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的具体住址,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向报社求助,希望能通过报纸,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歉意和深深的谢意,“希望故人在报纸上看到我的消息,与我联系,我一定要亲自向他们致谢。”
第二故乡
心底永远的牵念
5月11日,由于身体不适,李在余返回南京,对铜陵留下诸多不舍。
“我在铜陵遇到了太多关爱我的人,这座城市和人对我来说难舍难忘。”李在余说,1963年,因为一次工伤,导致左腿截肢,当年同事朋友对他颇为照顾。“1982年前妻也去世了,孩子还小,杨其瑞、胡梅芳夫妇,付大华、陈泽香夫妇,还有李金玲轮流照顾我和孩子的生活起居,给我们洗衣做饭,把我当成亲人一样照顾,这次回来我跑了很多地方,想寻找他们,可是没有如愿。”
虽然寻人结果不如人意,可是能再一次回到铜陵,也让他感到一些安慰。
“铜陵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娶妻生子,最美好的青春都留在了这里。”李在余坦言,这是退休后第二次回到铜陵。李在余回忆,刚来工作时,铜陵只有一条长江路,马路两边连房子都没有,长江路上只有长江饭店和东方红商场,和农村没有什么区别。“这几天在铜陵转转,变化太大了,是一个大城市的模样,我都迷路了。”
李在余为铜陵的发展变化由衷地感到开心,表示希望有机会还能再回来看一看。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是李在余的故友同事等,或者可以提供相关线索,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17356256969。
新闻推荐
工作间隙,ICU护士们在集中培训充电。ICU护士胡明亮(左一)在指导年轻护士使用相关仪器。护士孙超在输液前核对药液。■本报记...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