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影响人的一生 作家梁晓声来铜印象记
□方盼亮 文/图
作家梁晓声来铜了。
提到梁晓声的名字,铜都的文学爱好者并不陌生,小学课本中就曾收录他的作品《慈母情深》、《第一支笔》等。梁晓声以知青文学成名,塑造了无数令人难忘的知青形象,很多人都是读着他的《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一系列知青文学作品长大的,以至于在不少人的印象里,他也是一个“知青”形象。然而,出现在4月20日“读书与人生——梁晓声阅读分享会”现场的梁晓声,头发灰白,穿着两件毛衣,一件夹克,里面还搭着一件坎肩。
梁晓声今年已是72岁高龄了,还患有严重的颈椎病。他说,就算是天气再热,他坐车要是开空调,半分钟就觉得身上发冷。尤其是在来铜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北京的事务一直十分繁忙,来铜时又经过了十多个小时车程,身体已是十分疲惫。但一看到现场来了那么多读者、那么多爱好文学的人,他又有了精神,就想在现场跟大家分享点什么,这也是他在晚年还在坚持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像是一个老裁缝,一个老木匠,看着身边还有一些做了一半的活没做完,就想着要把它做完,做好。”
梁晓声的文学创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笔耕不辍,算得上是中国当代作家中的“常青树”,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有一个习惯——坚持一个字一个字地在稿纸上写作。他觉得,用电脑打字虽然很快,但会影响思维。他在写作《人世间》时已年近七旬,这部后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他耗时三年,手稿写了3600多页100多万字。
《人世间》是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年代感作品。它以北方省会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艺术而雄辩地展现了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努力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人民日报》曾评价它“是无愧于我们时代真正具有史诗性质的长篇巨制”。
关于这部作品创作的初衷,梁晓声说,他从小生活在城市,更了解城市底层百姓生活,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年代感作品。但一直感到准备不足,直到六十七八岁时,才觉得可以动笔了,也必须动笔了。这是一份作品,也是一份心愿。写的是故事,写的也是自己。
不仅是《人世间》,在梁晓声众多影响深远的作品中,底层人物一直占据着“主角”地位,他早期的创作多以知青题材为主,真实、动人地展示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后期作品开始探讨现实与人性,关注当下社会底层百姓的喜怒哀乐,他也因此被当作是平民的代言人,被称作是“平民作家”。
关于读书的重要性,梁晓声在阅读分享会上提出,读书会影响人的一生。虽然不读书似乎并不影响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但一旦人身处逆境,陷入人生低谷时,所读过的书就会显出它内在的强大力量。就如他们那一代大多数喜欢读书的知青,虽然经受了种种磨炼,但时代并没有压倒他们,他们也没有因为没有学历而不能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梁晓声鼓励人们读书,但他并不赞成功利性的读书,尤其是在教育孩子读书这件事上。他认为,读书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写出好的作文或者在某门学科上提高一点分数,“读好书是为了在孩子的心灵上涂上第一层底色——人文的底色。如果这一层底色没有涂好,那么后面的底色无论涂多少遍,都会剥落。这将使孩子经不起挫折,变得偏执,遇到一点不公平就会怨天尤人。”当有读者提出,可否为孩子开出一份书单时,梁晓声果断拒绝了。他说,对孩子的培养,并不需要专门开什么书单。他认为,阅读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情,孩子们想看什么书就该让他们看什么书,家长只要做好陪伴,不用担心孩子看的是什么“坏书”,因为现在能在正规书店里买到的书,一般都不会是什么“坏书”,开卷即有益。
梁晓声是第一次来到铜陵。虽然行程短暂,但只匆匆一瞥就让他爱上了这个精致的小城。在当天的分享会开始之前,晨起后的他还抽空去参观了滨江书屋。面对这座“悬浮”在旧码头上书屋,梁晓声倚栏远眺江面,不禁脱口而出:“美丽的铜陵。”他说,铜陵虽小,但十分美丽,也很宜居,并且还有着浓厚的文化和艺术氛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幸福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路璐)4月20日上午,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田昕前往郊区大通镇,调研督导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田昕一...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