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山村:小康路上的“黄金梦”

铜陵日报 2020-12-12 08:20 大字

■ 张久愿 崔长炉

住的是200多平方米的大别墅,院子里摆放着各式盆景,客厅里是雅致的木家具……12月11日上午,记者走进铜官区西湖镇朝山村村民房烈华家中,感受朝山人如今的生活。

“我们老两口每人每月有1000多元退休金,每年全家人还有近10万元村办企业分红收入,村里环境优美,生活在朝山感觉很幸福!”房烈华对记者说。

在过去的30年里,朝山村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依托当地的黄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村办企业,逐步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发展村集体经济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安徽黄金第一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走出了一条“黄金”大道。

“以前的朝山村真是一穷二白,山地多、平地少,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到1亩。”村党总支书记徐国庆对记者说。转折发生在1991年,当全市“理思路、抓落实、奔小康”思想大讨论如火如荼开展时,朝山人也被解放思想的号角唤醒了。村两委班子通过有关渠道获悉,省地矿局321地质队曾于1958年在该村白芒山勘查出硫铁矿,但因品位低并未列入开采计划。为弄清楚矿石的具体品位情况,当时的村支书找到321地质队对过去的岩芯进行了重新化验,结果发现含金量达到15-20克/吨,这一意外发现为朝山村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找到一条光明之路。

1992年1月,朝山村第一座矿山企业开办,同年12月朝山黄金选冶厂筹资兴建,通过聘请专家攻克选冶难题,仅一年时间就收回了投资,还清了村里多年的债务。

随着村办企业的开工投产,全村青壮年进入村办企业上班,收入大大增加。短短几年时间,朝山金矿就成为“全国百家重点万两黄金矿山生产企业”,经济效益连续几年位居全国同行业前40位,朝山村成功摘掉了“穷帽子”。

2000年,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该村对朝山金矿进行了改制,成立了朝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公有企业民营化的大背景下仍坚持村集体经济主导地位。改制后的公司,村集体占55%股权,集体股份再由村民按照约定享有股权,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及福利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格局。2019年该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8120万元。今年,朝山金矿还成功获批国家级“绿色矿山”。

“矿产资源总有挖完的那一天,不能守着金矿坐吃山空。”朝山人深知这一发展道理。近年来,在进一步办好已有村办企业的同时,村里利用积累的资金兴办新产业,先后创办了朝山铝锭厂、朝山粮油加工厂、朝山磁性材料厂和朝山焊接材料厂等企业,在多元化发展村集体经济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鼓了“钱袋子”的朝山村开始率先改善村容村貌。1995年起,朝山村就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利用村积累资金和村办企业资金支持,开展村容美化、绿化及公路、学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通讯、有线电视、自来水工程、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和天然气等项目建设,实现了“四通一畅”;建成村民住宅小区4个,公寓楼2栋,建设别墅178栋,改厕率达到100%,绿化面积达54%,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和居民生活条件。企业改制后,村里除了按年度给每位村民按股份分红外,还按年度为全体村民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人身意外保险;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都要向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8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3.8万元,真正实现了“家家有小车、户户住别墅、人人有班上、意外有保险、上学有待遇、老人领补助”的小康生活。该村还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镇先进单位”称号。

新闻推荐

未雨绸缪保障祭扫安全

新城办组织人员对公墓内的荒草进行清理。公墓管理人员正在检查消防器材。12月10日,铜官区新城办齐山公墓管理人员正在检查...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