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经开区:服务有温度 项目加速度

铜陵日报 2020-09-24 08:31 大字

■ 本报记者 朱敏

初秋时节,走进铜陵经开区各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挖土机作业正忙、工程车来回穿梭,项目建设大潮一浪高过一浪。

“市委市政府、铜陵经开区在政策方面给予极大支持,‘承诺即开工’给我们提供了很大方便,节省了大量时间。”金圆环保专业废旧电路板综合处置利用项目现场负责人朱澍告诉记者,他们计划今年9月底完成项目主体工程,10月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力争今年年底进行试生产。

据悉,该项目是铜陵经开区引进的重大项目,总投资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60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实现2万吨/年废旧电路板、2万吨/年废弃线路板、覆铜板边角料及1万吨废树脂处理能力。“今年疫情和汛情给项目建设带来很大的挑战,但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和工作人员几乎隔天就到工地上来,现场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目前项目进度较为可观。”该项目副总经理朱少能说。

与此同时,瑞华年产10万吨硬脂酸盐项目的建设现场也一片火热。六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即将进行设备调试。谈及为何落地铜陵经开区,该公司董事长黄玉兴坦言:“经开区温暖高效的服务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如今,黄玉兴积极向自己的上下游企业推荐铜陵经开区的服务。

没有项目支撑,就没有发展后劲。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铜陵经开区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理念,加大“帮”的力度,实施全程代办制度,建立专职代办员队伍,从项目立项到投产运营,为项目单位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的“店小二”式服务。同时,优化“快”的机制,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制度,着力打造“流程最佳、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优”的工业项目落地建设机制。强化“督”的实效,做实项目包保机制,坚持“一个项目、一位包保领导、一支包保队伍、一套推进方案”的“四个一”项目包保责任机制,制定项目推进目标和任务倒排计划,进行“挂图作战”。

人盯项目落地、心贴企业服务。1至7月份,铜陵经开区新开工项目33个、竣工项目19个,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13.8%、79.2%,其中产业类重点项目新开工25个、竣工17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8.8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5.3%。

“园区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项目落户、建设等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扶持乃至引导。”铜陵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吴世伟表示,他们将把项目作为稳定经济增长、推动转型升级、拉长补齐短板的重要载体,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理念,对标沪苏浙,进一步梳理在手项目,列出问题清单,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完成时限,强化工作调度,着力打造服务有温度、建设加速度的项目推进机制。抓住秋季黄金施工期,通过3个月左右集中攻坚,确保新开工项目15至18个,竣工和试生产项目15个,加快10个在建项目进度,以扩大产业项目的有效投入,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找准“症结”解纠纷 法院联动出实招

本报讯(张雪琳记者姜蕊)“如果和铜陵某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的官司再得不到解决,企业真是麻烦大了。”安徽某材料股份有...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