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破获首起利用“暗网”买卖个人信息案

铜陵日报 2020-09-23 08:42 大字

本报讯(刘立军 盛向锋)在“净网2020”专项行动中,市公安局成功侦破一起利用“暗网”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

2019年12月,市公安局铜官分局杨家山派出所接到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推送的案件线索:有人利用“暗网”账号出售个人信息。民警迅速展开研判,经过初步调查,民警发现从2019年4月份起,有人就利用该“暗网”账号在“暗网”交易平台上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数据,信息内容涉及企业法人代表姓名、手机号码以及淫秽视频等。

据悉,“暗网”是潜藏在互联网之下的“深网”,普通搜索引擎根本无法进行访问浏览,需要通过专业浏览器使用特殊加密技术层层跳转。这种隐匿性使得利用“暗网”实施的犯罪活动很难通过一个随机生成的账号锁定嫌疑人身份,也成为公安机关面临的新挑战。

由于案件线索只有一个用户账号,且“暗网”的数据隐藏太深,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等无从得知,这些都给案件办理带来诸多困难。为了尽快侦破此案,杨家山派出所与网安支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专案组民警通过循线追踪、信息整合,自建数据模型,最终成功分析研判出该“暗网”账号所有人的身份信息——暂住杨家山派出所辖区的江苏籍男子胡某。围绕胡某的活动轨迹民警展开进一步侦查,2019年12月17日,民警在胡某的出租屋内将胡某和其同伙吴某当场抓获。

经审讯,胡某和吴某两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胡某交代,他和吴某之前都在培训机构学习电脑软件编程。2019年4月他们在铜陵市合伙经营一家网络公司,由于公司收入一般,期间胡某便想到了通过“暗网”贩卖个人信息创收的路子。在数个月的时间里,胡某二人通过买卖个人信息共获利15万余元,客户涉及福建、河南等6省10市,社会影响和危害极大。

目前,嫌疑人胡某、吴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已移送铜官区检察院起诉。警方提醒,虽然“暗网”具有匿名性和隐蔽性特点,但“暗网”并不是“法外之地”和“避罪天堂”,市民不要因为一时的好奇心而误入歧途。

新闻推荐

订单合作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日前,在义安经济开发区内的北京同仁堂安徽中药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在灌装牡丹籽油。该公司在铜陵地区建设牡丹制种育...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