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起来的铜历史
小朋友们在参观中国数字铜博物馆。
中国数字铜博物馆。
■ 本报记者 陈燕飞
巧夺天工的青铜器、美轮美奂的沙画、现实逼真的VR体验……以往深藏在博物馆里的精美珍贵文物,如今“来”到百姓的身边。日前,记者走进国内首家中国数字铜博物馆,感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据了解,2020年5月17日,位于安徽铜陵的中国数字铜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是全国首家数字铜博物馆。观众不用隔着玻璃俯身欣赏,也不必楼上楼下更换场地,更不用为看不到细节而感到遗憾。这个数字铜博物馆大量采用触摸屏技术,观众可以零距离观看文物、触摸历史。
踏进数字体验馆,放缓脚步,一卷铜历史画轴徐徐展开。一路行一路看,在铜矿的形成与分布展区,可以通过交互式投影系统,详细了解铜矿的形成与分布,观看铜矿石的科普展示。透明的展柜里,陈列了自然铜、孔雀石、蓝铜矿等8种常见的铜矿石,每个展柜设置了观察孔,还可以近距离观察每种铜矿石的色泽和特征。
在中国古铜矿遗址与现代生产基地展区,播放着一部短片,短片从地域范畴将中国古铜矿遗址与现代铜业生产基地的岁月变迁,直观地呈现给观众。
灿烂的铜文化,在这里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在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展区,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查看我国目前所知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铸品、迄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后母戊鼎以及目前所知的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毛公鼎,了解各个时期青铜文化发展的特征。
在历代青铜器展示区,这里通过高保真三维展示交互、平面影像数字墙两种模式来展示青铜文物。平面影像数字墙上展示着上千种青铜文物,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而在高保真三维展示屏幕上,可以点开图片动手操作青铜器高保真三维模型,通过现代技术,数字化博物馆让青铜文物细节分毫毕现,不仅能看到文物的细微之处,还能通过观察去领略每件文物独有的精彩。
先进的触摸屏技术,新颖的3D数字模型演示,改变了许多人对于文物的常规认知。“数字化技术真的很神奇,让我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一名小学生兴奋地说。
据展馆讲解员介绍,数字铜博物馆布展面积约800平方米,分为展示区和互动区两大区域。一楼展示区设置有“铜矿资源、灿烂的铜文化、现代铜工业”三大主题,在这里建有铜矿资源、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历代青铜器、流失海外的中国青铜器、中国青铜器精华百品、中国青铜器流传故事百则、古代青铜器铸造技术、铜工业大数据、铜艺术等主题数字展项。
从一楼拾级而上,左侧是160平方米弧幕,这里用沙画艺术的创作手法打造了国内博物馆最大的弧形沙画观影区。幽邃的先秦井巷、炉温犹存的冶炼情景、光彩夺目的铜工业……在沙画的场景中,将铜陵从古至今的铜文化历史展示得淋漓尽致。
二楼互动体验区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展区。在这里,有铜币连连看、铸造青铜斝小游戏;在这里,有趣味文物彩绘互动,可以在彩绘平板上绘制图画,完成绘画后上传,上传后的图画会同步到彩绘场景中,可以在彩绘场景中找到自己上传的图画并可进行互动,还可以扫一扫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朋友圈;在这里,可以玩沙子,在沙盘互动投影区,沙盘上投影着绿色的矿山、铜草花等,结合铜矿深埋在地下的实况,也可以在挖沙的过程中体验寻找矿石的乐趣;在这里,可以到打印区观看,通过3D打印技术呈现的不一样的青铜器。
“铜陵的铜历史文化活起来了。”一批批参观者参观中国数字铜博物馆后,不约而同道出相同的感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做到了从单一到多元、从静态到动态、从知识到见识、从感受到享受、从技术到艺术的呈现,该馆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数字铜文化交互体验。
本版图片均由市博物馆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姜蕊)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山间田野丰收忙。9月21日,在市瑞龙小学学生实践园地里,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芳香,学生和老师们...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