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踩泥土 服务畅通 记市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科科长李亦德

铜陵日报 2020-07-03 10:56 大字

■ 本报记者 刘洋

带上资料、换上胶鞋,6月29日早晨一上班,市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科科长李亦德便出发前往乌金渡大桥的施工现场。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前一天,白荡湖水位超设防水位0.32米,市防指已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交通在建重点工程乌金渡大桥就位于白荡湖,李亦德要前往现场进行检查。

9时许,来到乌金渡大桥施工现场时正值阵雨间歇期。“白荡湖超设防水位了,雨还没停,施工要格外注意安全。”见到项目现场负责人史耀中,李亦德叮嘱他施工时一定要按照流程规范把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搞交通建设的,既要能建得了好路,也要能走得了泥路,哪一条好路不是从泥泞路修建而来的呢?”李亦德穿着胶鞋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时打趣地说。

李亦德所在的建设管理科负责全市交通行业基本建设综合工作,监督协调项目实施与规范管理,实施工程质量监督。2019年,铜陵市交通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8.2亿元,建成了G236、S221、S335等重点项目,完工了829公里“四好农村路”扩面延伸工程,干线路网和农村路网得以进一步完善。与之对应的是李亦德脚步不停,每个重点项目都要做到经常性现场督查检查,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要计划、掌握。

检查中雨越下越大,避雨之际史耀中详细介绍了工程目前的进度情况和安全管理措施。“前期李科长一直敦促我们要在6月15日之前完成白荡湖湖面上的钢结构平台建设,现在如期建好的钢结构平台有力保障了我们汛期施工不受影响。”史耀中说。

2016年以来,铜陵市交通建设的“主战场”转到了江北,交通建设任务更加繁重。作为一名党员,李亦德在践行一线工作法的同时,更加注重在工作方法上突出重点、提升实效: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重点,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以交通项目标后监管为重点,加强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工作;以工程审批进平台为重点,加强基本建设程序落实工作;以工程建设标准化为重点,加强交通项目品质工程建设。铜陵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品质工程建设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交出了国省干线公路项目竣工验收优良率100%、在建项目各分项工程中间交工合格率100%“双百”成绩单。李亦德所在的建设管理科在项目规范建设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个人也因在G347项目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被市政府记个人二等功。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交通人,开心地看到近几年铜陵交通的可喜变化,但依然觉得担子很重,我们还要把项目为王的理念树得更牢。”李亦德说,当前铜陵还有乌金渡大桥、国道237会宫至官埠桥段以及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等在建工程,伴随着城乡持续发展、谋划储备项目的落地,依然需要在工作上加力。他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将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好,在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中彰显更大作为,用行动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服务百姓出行。

新闻推荐

铜陵市政府与紫光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胡启生等出席签约仪式

本报讯(王敏朱敏)7月2日下午,市政府与紫光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杭州市新华三集团总部基地举行。紫光集团联席总裁、新...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