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爷子的幸福“小康”路

铜都晨刊 2020-06-10 09:57 大字

杨孝明的全家福。图片由杨孝明提供

杨孝明取得的部分荣誉。 本报记者 姜蕊 摄

杨孝明1990年时的工作照。图片由杨孝明提供

杨孝明和老伴在自家的花坛前合影留念。本报记者 姜蕊 摄

编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什么是小康?怎样才叫小康生活?对于老百姓而言,吃穿不愁了,日子过好了,幸福感、获得感增强了,就是我们的小康生活。自即日起,本报推出“我的小康生活”专栏,用文字和镜头定格普通老百姓的幸福瞬间,记录一个个家庭变迁的光阴故事,描绘一幅幅美好生活的奋斗画卷。

■ 本报记者 姜蕊

6月初,初夏的午间,72岁的杨孝明一边喝着春茶,一边欣赏着院前盛开的鲜花。“子女们工作顺利,孙儿们学业有成,我们老两口住在这样的小洋房里,衣食无忧,这就是我们的小康生活。”在他看来,从吃不饱穿不暖的过去到惬意舒心的今天,这般幸福来之不易。

10口人挤在20平方米的茅草房

杨孝明祖籍庐江,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他的父亲随爷爷“一担挑”辗转来到铜陵,留在了当时的“毛竹园”(现为天门镇金塔村),一住便是一辈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这里没几户人家,从我记事起,我便住在一间20平方米的茅草屋里,当时是草棚、土墙,加上父母、兄弟姐妹总共10口人。”回忆起当时的生活场景,杨孝明摆摆手说,那种艰难日子令他终生难以忘怀。

“当时最先进的家电莫过于手电筒了,还不是家家拥有,要有一定经济条件的才有。”杨孝明回忆说,那个时候的屋里布置简陋,环境较差,还容易起火。“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户人家因为烧饭时不慎引着屋顶的茅草,导致大火,连着烧了好几户人家。”杨孝明至今还记得出事时那家主人大哭无助的情景。

土坯瓦房与鼠同屋

少年时期的杨孝明曾有个梦想,就是希望每天都能够“吃饱”。杨孝明坦言,自己小时候曾经吃过稻壳,虽然粗糙、难以下咽,但总比没有强。“为了填饱肚子,我们还啃过树皮。”杨孝明说,大家勉强挨过了饥荒年代。

1971年,杨孝明与老伴结婚。十年后,杨孝明与爱人带着孩子独立生活,建起了50来平方米的土坯瓦房,相比之前的茅草房虽然更安全了,但屋前屋后的环境却让夫妻俩伤脑筋,“家门口随处可见臭气熏天的污水,屋里更是与鼠同住。”

改革开放后,日子越来越好过

眼看着5个子女越来越大,杨孝明便想着换间大房子,让妻子和孩子们住得更加舒心。于是,1990年,100多平方米的红砖瓦房在全家人的期待中建了起来,在杨家老少眼中,不仅屋子的面积更大,日子过得也愈发红火。

真正令杨家生活发生巨变的是在2000年以后,在外打拼多年的儿子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即将组建圆满的家庭,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家庭新成员,儿子在村里建了一栋两层小洋房,并就近为杨孝明建了100平方米的屋子。前后总共300多平方米的房子不仅空间更加开阔,而且车库、卫生间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

“以前盼着吃饱,一年开一次荤腥就已经很不错了,如今,不仅能吃饱,只要想吃,随时都能吃到鸡鸭鱼肉。”杨孝明捧着手里的新茶笑言道,现在他和老伴最注重养生了。

环境更好晚上更亮

“咱们村不仅是小有名气的敬老模范村,而且还是风景秀丽的美丽乡村,住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感到特别幸福自在。”提及如今的生活,杨孝明说不出的高兴,“你瞧每条街道的路面干净平整,自从添了垃圾桶、公共厕所,周边几乎很少看到垃圾,如今就是赤着脚出门我都不怕。”杨孝明笑言道,一到天黑便会亮起路灯,邻里串门特别放心自在。

“每晚,村文化广场上都会聚集很多人,大人散步聊天、跳广场舞,孩子们嬉戏玩闹,好不热闹。”杨孝明竖起大拇指说。“儿孙满堂,生活幸福,这不就是咱们追求的小康生活吗?”杨孝明指着全家福欣慰地说,这样的生活即便睡着也能笑醒。

新闻推荐

打造特色街区 规范校外培训

孩子们在一家培训机构进行篮球练习。孩子们在兴趣班学习架子鼓演奏。孩子们在一家美术兴趣班学习绘画。6月7日,在市校外教...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