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 砥砺前行高质量优化铜陵市“十四五”营商环境
□陈世岭 苏敏
高质量优化铜陵市“十四五”营商环境,需要我们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在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下苦功,在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发展环境上做实功,持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努力把铜陵市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城市之一。
一、营造平等市场环境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统一企业登记业务规范、数据标准和平台服务接口,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进行登记管理,简化市场主体从申请设立到具备一般性经营条件所需办理的手续,降低开办成本,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各类市场主体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保护企业经营者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经营自主权、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土地使用权及其他自然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平等适用国家和省、市支持发展的政策。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全面实施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实现全过程在线实时监管,依法公开交易及履约信息,保障市场主体及时获取有关信息,平等参与交易活动。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协作,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形成各渠道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保障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享受减税、免税、出口退税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提高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公平竞争、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的人才流动配置方式。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对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保证金以及实行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严格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开。推广以金融机构保函替代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加强对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排水与污水处理、通信、邮政等公用企事业单位运营的监督管理,向社会公开服务标准、资费标准等信息。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模范履行向市场主体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以及依法订立的各类合同,不得违约拖欠市场主体的货物、工程、服务等各项账款,大型企业不得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建立趋同的信用制度和标准、共享的信用信息资源、共同遵守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加强长三角区域交流与合作,在信用信息征集、产品应用、制度保障、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等领域,推进区域信用一体化进程。推动建立破产工作统一协调机制,统筹推进破产程序中的业务协调、信息共享、维护稳定等工作。
三、构建共享服务平台
完善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权责清单制度和“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行政权力。抓住铜陵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国标委考核评估契机,进一步完善市县(区)乡村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统一政务服务中心、乡村为民服务中心名称、形象标识,实行工作人员亮牌上岗,推行亲切服务、标准化服务。在不动产登记、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建设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办一件事为主题,整合再造办理流程和申报材料,依托全省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构建网上并联审批系统,推动联办事项跨部门、跨层级全流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对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和涉密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平台办理,实现更多事项全程网办,推行不见面审批。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集约建设和数据资源共享利用,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自建信息系统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业务数据对接,实现互联互通。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行政务数据资源统一目录管理,加强政务数据资源有序归集、共享应用。
四、创新政务服务方式
依托省政务服务“皖事通办”平台,推进各类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推广应用“皖事通”统一移动端,健全线下实体政务大厅,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提升市、县(区)、园区、乡(镇)村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智慧化水平,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阳光、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推行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异地办等服务方式。建立以服务窗口为主导的政务服务运行机制,实行一窗受理、集中审批,“一站式”办结,推行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全天候“随时办”服务。统筹考虑用地、规划、环保等各类建设条件,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在线审批,深化建设项目承诺制改革,提升项目落地速度。在开发园区推行区域评估,不再对区域内的市场主体单独提出相关评估要求。按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要求,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全面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切实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把优化提升服务体验贯穿于改革始终。
五、完善监管执法体系
建立完善各级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依法编制监管事项目录清单,明确监管部门等内容,严格依照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安全标准、产品标准开展监管,提升监管有效性,降低遵从和执法成本。严格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清单,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行信用修复、异议申诉等机制。在市场监管领域依法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实行全覆盖重点监管。按照鼓励创新原则,留足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空间,坚守质量和安全底线,科学监管。对市场主体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以教育、告诫、引导为主,不予行政处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加快建设在线监管系统,推行非现场监管,汇聚重点行业等相关数据,推动监管事项全覆盖、过程全记录、数据可共享、可分析、可预警。依法实施行政检查,不得妨碍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实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手段,慎重实施行政强制。对市场主体依法采取限产、停产、停业等应急管理措施时,要分生产情况、行业类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市场主体实施重大行政处罚前,应实施听证。依法健全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严格限定裁量权的行使。
(作者单位:市发改委)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盛向锋)针对近期异味、扬尘、噪声投诉较多的现象,5月28日晚,副市长吴强率队就横港扫把沟工业集聚区异味、码头扬...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