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的“侦察兵” 记抗疫一线的市人民医院“影像人”

铜陵日报 2020-05-22 15:52 大字

■ 本报记者 刘洋 通讯员 张冉

“很多人认为做CT就是机器过一下,所以我们这里的医生、技术员通常被称为‘拍片子的’,其实我们工作状态和大家想象的可能不大一样。”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治医生姚维佳话音刚落,坐在他旁边的技术员任治陵便起身去往机房指导病人在机器上合理“就位”。

5月12日早晨8时,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早已是一片忙碌。姚维佳说,近期他们每天要做300多人次,常规CT已经排到几天后。“大家急我们更急,每天看似300多人次,但是有的患者要做几个部位,遭遇车祸之类严重创伤的患者可能一次要做十几个部位,工作量大,大家轮流转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技术员任治陵面前有6个显示屏:登记的、操作的、机房内监控还有后期处理的。这些屏都“归属”任治陵一个人,每位病人进入机房她还要起身前往协助,一个班下来步数以万计。“现在就是量大很忙,和疫情期间穿防护服、带护目镜直接面对面协助病人、接触病人相比,精神压力小多了。”任治陵说,由于当班需要长期盯着屏幕,疫情期间即便是眼睛酸涩流泪也不能擦,实在不行就闭一会眼。

眼是医学影像人最累的器官,“眼”也是疫情发生后对医学影像人最贴切的形容。“这次新冠肺炎有特征性的CT表现,相对于核酸检测耗时较长有一定滞后性,在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中,我们医学影像的作用就充分发挥出来了。”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金平说,影像中心就像是一个“侦察兵”,病人从发热门诊转来做CT到核酸采样出结果,中间的一段时间CT诊断结果尤为重要:他们要第一时间筛查出疑似病人并及时报告处置,确保不漏一个病例。

确保不漏一个病例更需要面对“异病同影”进行有效甄别,需要“火眼金睛”。1月23日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在为发热门诊病例做CT排查时,发现一病例肺部CT出现新冠肺炎特征性影像,当班医生迅速处置并进行上报由影像专家进行甄别诊断。事后该病例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确诊为铜陵市首例新冠肺炎病例。

“这种能力来自于提前充分的培训学习准备,阅读大量的新冠肺炎患者肺部CT影像。”张金平说,铜陵确诊病例中有不少初期症状并不明显,CT诊断在赢取时间、及时处置、参与确诊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铜陵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也恢复正常运转。再回看疫情期间大家共同“战疫”,大量进行阅读讨论,写下请战书踊跃报名支援湖北,在排查出病人后及时对机器、物表、空气进行消毒,这成为了彼此的宝贵经历。“从面对未知恐惧的担心,到顺利完成战疫任务,我们胜利了也成长了。”姚维佳相信,这笔宝贵经验在今后服务百姓健康、应对突发事件中一定会发挥重要作用。

新闻推荐

铜陵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方文婷)5月20日下午,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会议在市行政中心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程双林主持会议...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