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初心、担使命、勇作为 建设拥江发展样板区 郊区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

铜陵日报 2020-01-10 10:53 大字

郊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淘汰落后产能,培育经济转型升级新动能。图为在郊区私营工业园内的铜陵金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

汐有电商产业园是铜陵金建投资公司依托铜陵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的发展而谋划建设的跨境电商产业园,目前有8家电商企业入驻。图为汐有产业园开园仪式暨“匠的盛宴-铜陵展”活动在铜陵进口水果(进境商品)营销中心举行。

郊区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机制,开展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系列活动,组建“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图为在周潭镇永升小学,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一起进行拔河比赛。

近年来,郊区积极扶持当地企业创办“扶贫车间”,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图为工人在郊区老洲镇格麻丝染织服饰就业“扶贫车间”忙着生产。

郊区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准确把握农村群众文化需求,因地制宜,坚持服务群众、突出区域特色,创新文化扶贫开发,重点打造文化品牌活动。图为郊区2019年“文化牵手帮扶结对工程”汇报演出活动在陈瑶湖镇举行。

郊区罗家村幼儿园举行大型亲子教育活动,将农耕活动以亲子游戏的形式体现出来。图为小朋友及家长模拟“大生产”农耕场景。

灰河乡太阳村按照“支部+企业+贫困户”模式,发展种植瓜蒌300余亩,每亩年收益6000元以上,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创业增收。图为村民将瓜蒌装筐。

郊区大通镇是我国首批特色小镇之一,近年来,当地紧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围绕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主题,发展全域旅游。图为在郊区大通镇和悦洲上,金色的千亩油菜花海与日出时的沿江风光,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核心提示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压力叠加的多重挑战,郊区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财政收入12.5亿元(不含海关),增长24.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9%,万元GDP能耗下降完成指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聚焦转型 发展后劲更凸显

郊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转型发展全局,聚焦重点促转型,攻坚克难求突破,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千方百计推进项目。深入实施“双招双引”首位工程,主动对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构建以5G光电子产业为核心的孵化园区产业体系,宝维智能光电、耐维光磁科技、正弦半导体集成电路IC等高科技项目落地入驻,完成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73.51亿元,新入库项目33个,实际利用外资5400万美元。突出“专新特精”产业领域人才引进,推动六国化工与中国农大产学研合作,建成郊区首个院士工作站,引进高层次人才研发团队1个、高层次人才17人。扎实推进“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拓基鼎元府邸、富鑫高炉提标升级改造等12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和悦洲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等12个项目竣工投产。

坚持不懈培育动能。持续升级传统产业,完成工业投资17.19亿元、工业技改投资5.2亿元,实施富鑫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海螺公司环保升级改造等一批工业技改项目,阿里系“工业大脑”实现“大数据、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培育新兴产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4.85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85件,超额完成考核任务。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大户增至840个,农业提质亮品牌。大通半程马拉松接力赛、周潭桃花节、灰河葡萄节、盆景奇石根艺展等持续加大影响力,铜陵白姜文化入选第二批全球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跨境电商加速发展,汐有电商产业园正式开园;特色小镇建设催生新业态,陈瑶湖“糯米小镇”雏形初现。

多措并举服务企业。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全年走访企业600家(次),收集问题265个,帮助解决215个。办理“政银担”“税融通”、专项“过桥”等业务455笔,累计金额25.08亿元,兑现企业政策资金1032万元,金诚担保公司连续三年获评全省新型政银担合作先进单位。新增6家企业挂牌“新四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成本1.7亿元。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深入实施“一网、一门、一次”改革,665项政务服务全部入驻大厅,变群众办事敲多扇门为迈1个厅,办理时间压缩至3天半,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优化环境 发展步伐更稳健

郊区深刻认识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要意义,全力推进风险隐患有效控制,脱贫攻坚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强化底线思维,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8+N”方案体系,积极化解政府隐性债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新增耕地1600亩。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的64个问题、国家和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35个问题、303个“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带着“真感情”深入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十大工程”落地见效,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647万元,125个扶贫项目全部完成,有望实现1个贫困村出列、2603名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扎实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4.5%,整改销号“N”生态环境问题60个。坚持从严问责、铁腕治污、综合施策,开展陈瑶湖水系湿地修复专项整治,完成湖面清理1.2万亩和生态修复方案编制;启动长江保护修复、饮用水水源保护攻坚战,全面核查55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完成监测或安装在线监测15个;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高压整治“小散乱污”企业,处置问题企业12家;持续深化林长制,大通镇和悦村成功创建省级森林村庄。

统筹城乡 发展成果更惠民

坚持走城乡发展一体化新路子,聚焦“七有”领域,推动城乡区域优势互补、融合互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顺利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坚持交通基础设施先行,S221横港至大通段建成通车,完成“四好农村路”扩面延伸62.4公里,新修农村公路47条、37.5公里;铜山镇、安铜办“三供一业”完成改造,落实农村危房改造229户,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个。坚持“区领导日包保、指挥部月攻坚”,强力开展棚改攻坚“清零”行动,宝山区域整治项目1045户居民“出棚进楼”圆了安居梦。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提前完成3200户年度改厕任务,全面实施农村环卫一体化,自然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6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有序推进,全区村庄整治完成率达92%,人居环境整治1个重点示范村和3个示范村已完工并通过验收,3个省级中心村、1个市级中心村建设稳步推进。

文明创建全面提升。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程,整合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等“六大平台”,实现志愿服务全覆盖;安铜办“孝道文化”、铜山镇“百姓春晚”等典型经验示范全市,新增中国好人2人、安徽好人2人、铜陵好人3人,着力营造向上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

民生福祉持续增强。投入1.57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和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群众。建成养老服务三级中心17个,完成江北三镇敬老院升级改造,大通镇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镇;投入近千万元提升江北学校硬件,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国字号招牌2块。公共文化服务亮点纷呈,周潭镇汤家墩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山矿工人俱乐部获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成“送戏进万村”文艺演出67场。

基层治理有效提升,扫黑除恶成效满意度、政法队伍满意度、群众安全感在全省105个县区中位居前列。深入开展“1+5+N”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提升等专项行动,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发展合力广泛凝聚。认真践行群众路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郊区检察院1起诉讼办理被最高检编入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十大典型案例。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始终把统一战线工作放在全区大局中谋划、部署和推进,共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党建 发展保障更有力

2019年,郊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细、抓实见效。

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把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构建以区四大班子、52个参学单位、551个基层党组织为“三横”,6个区委巡回指导组上通下达为“一纵”的“三横一纵”组织体系。坚持以学践行,通过“关键少数”带头学、“党员干部”带动学、“丰富载体”创新学、“正反典型”对照学,进一步夯实全区党员干部思想根基。坚持以查提质,以改促进,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检视主题教育成效的抓手,立行立改问题625个,解决群众关心事、烦心事、难心事389个,主题教育活动受到省、市委巡回指导组负责同志的多次肯定。

政治建设持续加强。充分发挥区委常委会示范作用,引导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基层堡垒不断夯实,农村党建“四大工程”扎实推进;坚持“扶弱培强”兼顾,实施“三个一批”专项行动,投入资金580万元,培强村级集体经济试点14个,村级“造血”功能持续增强;“一村一策”完成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创新实施“社区吹哨、支部报到、党员行动”活动,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放,切实为社区减负降压。

队伍建设焕发活力。以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为要求,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全年举办“三大攻坚战”、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等专题班次12期,培训学员600余人,着力提升公务员交流规范化水平。

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方文婷、通讯员陈磊采写,照片均由陈磊摄

新闻推荐

铜陵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本报讯(记者方文婷)记者1月7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2019年,铜陵市狠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着力提升群测群防能力,全市未发生...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