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借鉴到并驾齐驱 记铜行业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金隆铜业有限公司

铜都晨刊 2019-12-24 10:43 大字

参加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建设的工人们吊完最后一桩燃鞭炮祝贺。照片由铜陵有色提供

金隆铜业有限公司生产越来越智能化。本报记者 刘敏 摄

叉车搬运铜产品。本报记者 刘敏 摄

金隆铜业有限公司电解车间里,工人们抓紧生产。本报记者 刘敏 摄

■ 本报记者 姜蕊

从建厂时不足千人,到发展为铜行业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安徽省冶金行业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从一个初期电铜生产能力仅有十万吨的工厂,到产能翻两番的绿色冶炼标杆企业。作为与日方合作的中外合资企业,整个发展过程中,金隆铜业有限公司从学习、借鉴、追赶,到如今依托科技、立足创新、奋发向上,开拓出一条独一无二的发展之路。

产能小,资金紧缺成瓶颈

“铜陵将新建铜业公司!”文燕,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金隆发展的见证者。二十多年前,主修冶金物理化学专业的他在贵溪实习时无意间看到这则消息时特别兴奋,同时他对这个叫铜陵的城市产生一种期待与向往。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对铜陵有色第一冶炼厂进行中外合资改造扩建项目建设,并将该工程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组建后的新企业定名为“金隆铜业有限公司”。1993年,刚刚成立的金隆铜业向全社会广纳贤才,文燕毫不犹豫地坐上了通往他梦想之地的列车。

1993年7月,金隆工程开工建设。阴极铜设计规模确定为年产10万吨。根据设计概算,万吨铜规模的建设投资需要1.5亿元人民币。这对当时的一冶乃至捉襟见肘的铜陵有色来说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天文数字。决策者决定“上贷下集、内联外引”。为此,铜陵有色人勒紧裤腰带,从自身挖潜开始,利用有限的技术改造资金、流动资金及国内短期融资投入先期工程建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铜陵有色各下属单位全面动员,几万名职工省吃俭用,慷慨解囊。职工的集资额从每人每月的几十元到几百元,源源不断地汇集到金隆账户,2亿多元的集资缓解了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

中外合资,旧貌换新颜

1993年12月起,“外引”正式拉开序幕。以日本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为首的谈判代表开始与铜陵有色谈判。“这是一场异常艰苦的谈判,当时公司的领导几乎每天都从早上谈到深夜,中午晚上都得吃盒饭节省时间。”在文燕看来,这场谈判汇集了老一辈有色人的智慧与果敢,最终结出了硕果。

1995年9月,中外合资——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举行合资签约仪式。铜陵有色、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等合资方代表分别在合资《合同》《章程》上签字,拉开了中日长达40年的合资建设、合作经营铜企业的序幕。至此,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成为铜行业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当时冶金行业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

从设计到施工,从工艺参数的确定到设备安装,在铜陵有色选派人员和原南昌设计院等国内知名工程设计施工企业的参与下,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台台设备进驻安装。金隆工程历经四年多的建设,于1997年11月8日正式投产。在一冶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一个更加强大的金隆在八百里皖江巍然屹立,开创铜冶炼行业创新发展的新纪元。

技术创新,前路更宽广

欢欣鼓舞,振奋人心!金隆铜业的投产对于公司的每一分子而言,无疑是最激动人心的大喜事。为了紧密合作,包括文燕在内的公司生产系统科级及以上干部陆续前往日本东予冶炼厂学习。培训给文燕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最令我们惊叹的是他们的经营企业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文燕回忆说,对方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形成高效运作体系。

日本之行让金隆的员工和领导层深思。为此,他们经过多番研究和探讨后,决定创新改革,公司破除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按照构造新机制、实施新管理的思路,以建设国际一流企业为目标,结合实际,改革创新,创造出众多具有鲜明金隆特色的企业品牌。确定了包括主体生产员工、管理层、经营层在内的500人定员,同时大量采购社会化服务负责厂内运输、保洁等工作、对相关管理人员的经营方式和理念进行培训……最终形成了个性化创新化的“金隆模式”。

并驾齐驱,探索未来新征程

面对生产经营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金隆坚定信心和目标追求,在困境中崛起,在坚持中发展。不仅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的科研成果,且部分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如代表性工艺技术、闪速炉高热负荷条件下处理复杂铜精矿的生产控制技术等,首创的“给料系统”更是引得日方关注和学习,同时实现了主产品产能从10万吨到45万吨的跨越。

中日双方的交流合作除了管理人员的培训外,还有每年定期轮流主办的技术交流会。据统计,在关键指标作业率通行的50项指标中,金隆铜业有一半超过日方,整体来说,双方“并驾齐驱”。

谈及未来规划,文燕认为,作为传统企业,他们将响应国家号召,在环保方面与社区共融;资源利用方面,将铜陵矿综合利用回收;传统产业改造方面,将结合5G发展,攻关一系列技术开发,力争打造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的企业,在打造国际一流铜业企业的征程中展翅翱翔。

新闻推荐

本市去年生均教育经费增幅居全省前列

本报讯(汪伟许兵)近日,省教育厅、统计局、财政厅发布了《关于2018年全省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告显示,2018年,铜陵市...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