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特殊的“申请报告” 多位市民倡议?希望保护铜山矿露天矿坑原貌
本报讯(记者 姜蕊)“老选厂屹立山顶颇有布达拉宫神韵,尾沙库烟波浩荡别具自然与工业文明和谐相融之美,仿苏式老俱乐部异域特色实属罕见,露天矿坑体量巨大震撼人心……”近日,本报收到一封来自于多人联合撰写的“申请报告”,他们希望站在矿业历史传承和文化心理回归等需求的角度考虑,保留并保护铜山矿露天矿坑原貌。
程东旭是从铜山走出去的人,如今身在深圳的她时常牵挂家乡,除了家乡的那些人,还有她儿时最熟悉的铜山矿。“我去外地旅游的时候,对于某个地方的金矿遗址印象非常深刻,当地将其开发成旅游景点,游客不仅可以欣赏金矿的历史风貌,而且还可以现场体验该处的风土人情,别有一番风味。”在程东旭看来,那里的矿区远不及家乡铜矿的面积大,基础配置也不如家乡的好,但别人能够“变废为宝”,咱们何不试试?为此,程东旭联合曾经铜山的同学、朋友,大家一致赞同她的想法,并为此成立了铜陵有色铜山矿历史文化保护倡议群。
“如同许多久远的文化遗存一样,老矿山同样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蕴藏着特定的时代风貌,凝聚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而随着社会进步、产业转型,许多工业实体在消失,如不加保护,附着其上的信息与记忆也终将随之消逝。”程东旭认为,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工作正在我国各地展开,积极进行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的探索,使矿山重建目标从单纯的植被恢复向新兴替代产业转变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国内外都有废弃矿坑修复的优秀典范,程东旭举例说,如湖北大冶铁矿的天坑景区,以深厚的矿山工业文化为内涵,提供多角度观景点,将独特的矿业文化风貌展现给游人。
为此,这个由三十余人组成的铜陵有色铜山矿历史文化保护倡议群在申请报告中向有关部门申请:铜山露天一期回填完工后,不再进行后续回填,仅做日常维护工作;另一处的前山露天保持原样。他们希望有关部门在不违反相关政策的情况下,将铜山矿露天矿坑原样保留,为以后探索积极的修复开发模式做好准备。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朱碧海张久愿)11月21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元中率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调研了铜陵市《反家庭暴力法》执行...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