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人: 一生“守艺”为初心 一技传承铸匠心

铜都晨刊 2019-10-31 10:31 大字

瓦匠潘新民展示他的工具。

丁坤你(右)和女儿丁爱霞展示他制作的服装。

裁缝丁坤你正在工作。

黄道中展示他30余年前制造的碗橱。

木匠黄道中的老工具。

■ 本报记者 钟灏 文/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铜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民间,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老手艺人,他们或许终其一生做不来大事业,但却坚守初心,传承技艺,伴随着自己的行业浮沉,为铜陵默默作着贡献,更见证着70年来城市的蝶变。

A 裁缝丁坤你:与“老三样”相伴一生

初见丁坤你,他正守着自己的“老伙计”——一架已有近40年历史的缝纫机。虽然现在物质丰沛,但71岁的老丁作为老裁缝,依然有着自己的一份坚守和倔强,“凡是家里面用到的和布相关的,基本上我都自己做。”一把剪子,一卷针线,一台缝纫机……这在常人眼里再平常不过的物事,却是丁坤你相伴一生的“老三样”,而在缝纫机上下翻飞的岁月里,他也由此从服装的变化中见证着70年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作为三代相传的老裁缝,丁坤你对服装款式尤为敏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父亲给顾客做的一般都是对襟、大襟样式的长衫长袍,两边开叉。农村人常用的布料么,是一种靛蓝色的布,我们西湖镇这边叫做‘ai ai(第三声)蓝’。”直到他在上世纪60年代从父亲那正式出师后,服装款式才有了一些变化,基本上越来越短,与此同时中山装也开始在农村地区流行。

而在丁坤你看来,真正服装的变革当属改革开放后,“那时经济条件开始变好了,大家对服装款式的追求也更多了。”裁缝老丁也迎来了从业以来最大的挑战,为了应对顾客日渐挑剔的眼光,他特意买来书籍重新学习,并埋头设计新款式,“学了一段时间后,做什么旗袍、西装、新款连衣裙就不在话下了。”而老丁的儿女们也是大家羡慕的对象,“我爸设计出新款式后,就让我们姐妹先穿上出去转一圈给他当模特。”老人的女儿丁爱霞回忆着童年时光,笑着告诉记者。

在物质不发达的年代,做新衣的喜悦相当于过节,“以前的老裁缝们都是顾客请上门来服务,家里的小孩子看到我们来了都高兴得不得了。”不过,时光荏苒,70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老裁缝们已经不像以往“吃香”,但对于这种落差,丁坤你却是乐呵呵的,“所以说,国强才能民富,以前穿件新衣就是过节。现在么,不管是什么款式什么面料什么颜色,大家想买就买,天天都是过节。”

B 木匠黄道中:毕生践行工匠精神

一把木刨、一把锯子、一柄斧头,叮叮当当,满地刨花,一件件实用器具逐渐成型……这就是木匠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老木匠在当下却很少见了。70岁的老木匠黄道中在将毕生手艺传授给儿子黄红星后,如今已很少接活,然而,说起当年,说起木匠行业的这几十年的浮沉,老人却有满肚子的话。

上个世纪60年代末,黄道中出师后正式开始接活。在那个年代,木匠师傅们的营业“主打”是制作各类农用器具,如犁、耙、水车、舂米桶等。黄道中告诉记者,在农业经济时代,一切都要服务于农事,一般的乡村人家基本没有闲钱请木匠添置家具,“除非在人家娶媳妇嫁女儿的时候,但是做的也很简单,就是箱子、床、五斗柜这些。”这种情况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有转变,人们逐渐富裕,搬新家、盖新楼,木匠师傅们迎来了行业发展的春天,“最忙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期,那时候大大小小的活不断。”

何为工匠精神?没读过什么书的黄道中也许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他却用毕生所学践行着这四个字,“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结实、耐用,其次是美观,我们做手艺的靠的就是真功夫。”老人说着,便起身领记者在家中参观他的工具和家具。小到凳子,大到碗橱,这些已经用了二三十年的家具都是他亲手所做,虽然有些旧了,但结实美观。“其实我父亲这辈老木匠有很多精细手艺是我们新一代没学的,比如说榫卯工艺。”老人儿子黄红星告诉记者,如今随着时代加速发展,老手艺却加速失传,流水线化的家具生产线代替了单打独斗的木匠师傅。但是,他们父子二人却觉得,木工作为流传千年的民间工艺,有传承保护的价值,“还是希望有人愿意学习、传承。”

C 瓦匠潘新民:见证铜都蝶变

从当年破旧的市容,到如今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70年来,城市也伴随着国家腾飞的脚步开始发生剧变。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建筑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这其中也有着建筑工人的贡献,今年54岁的瓦匠潘新民就是其中一员。

“我当时学艺的目的很简单,是为了养家糊口,毕竟有份手艺比干农活强得多。”潘新民告诉记者,学艺也非常辛苦,在建筑工人工种里,瓦匠在工地上属于有技术含量的大工,但同时也是最辛苦的工种之一,“我们干的就是砌墙、粉刷,一天差不多要干10个小时,起步要砌1500块砖。”

在潘新民的回忆里,在他学徒初期,铜陵基本上没有楼房,“大部分是小平房,市里面有那么少数的两三层小楼。”而在他学成出师后,也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建筑行业一日千里地发展着,潘新民参与建造的楼房也从4层到6层,一直到10层以上,到如今,在无数如潘新民般的建筑工人的汗水浇灌中,铜陵已成为现代都市。在铜陵大大小小工地上干了大半辈子的他每每看到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大楼,总是觉得很自豪,“虽然不是自己住,但很多大楼都是我参与建造的,心里特别自豪!”

新闻推荐

“智慧环保”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保监测人员在滨江大道利用大气颗粒物监测仪搜集相关数据。环保监测人员在梅塘新村里的LGH-01型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