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悦老人: 风雨飘摇后的安定与舒心
站在大通和悦渡口,蒋万根遥望对岸的和悦洲。本报记者 姜蕊 摄
和悦洲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是铜陵市重要的蔬菜基地。
和悦老街上还居住着不少居民。
和悦老街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
长江中的和悦洲。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过仕宁 摄
每天大批居民和游客乘坐渡船来往和悦洲。
■ 本报记者 姜蕊
“我的兄弟姐妹都在外面生活,老伴也在上海帮儿子带娃,他们几番劝我过去,都被我拒绝了,因为这里是我的根!”日前,在大通澜溪老街上,69岁的蒋万根漫步在街头,静静地看看周围的老店,与老街坊打着招呼。一圈下来,他走到和悦渡口,指着对岸的和悦洲说,“搬迁到大通镇之前,那里曾是我的家。”一路走来,历经风风雨雨,老蒋终于寻到了内心想要的那份安定与舒心。
和悦洲曾是
长辈记忆里的“小上海”
如今的和悦洲,“三街十三巷”的青石瓦砾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让人不禁好奇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即便在这里土生土长的蒋万根也不曾见过和悦洲曾经的繁华,但从老一辈的口中,他仿佛看到了鼎盛时期的和悦洲。
“儿时,我常常听大人说以前的和悦洲曾有着‘小上海’的美称。”蒋万根介绍说,那个时候这里作为安徽四大码头之一,不仅成为各地商品的集散地,更因此成为邮政、报社、政府机构等重要单位的所在地,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商业繁华程度可想而知。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略轰炸了这里,让曾经繁华一时的“小上海”伤得体无完肤,从此再不见往日的盛景。
洪水侵袭,
早已习惯成自然
1950年,蒋万根在和悦洲上出生,那时候的和悦洲已风光不再,但仍有不少人选择居住在这里。因为家境贫困,蒋万根一家八口人挤在30平方米的草房子里。相较于洪水侵袭,蒋万根和家人们最怕的还是挨饿,“自打记事起,几乎每年房屋便会被淹一次,所以大家几乎都习惯了,也没什么好怕的了。”回忆起那段艰辛岁月,蒋万根有些动容,“发洪水时,全家总动员,搬搬抬抬,将所有东西都往高处架。即便如此,有时还是不断有水渗进来,无奈之下,有时只好搬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暂且避避。洪水退去后,全家又齐上阵,打扫、整理,又忙又累。”蒋万根说,这样的“常规动作”一直持续到上世纪60年代,父母决定搬出和悦洲,“因为在洲上实在没太大前途,父亲便带着我们举家搬迁到大通镇上,他帮人修修钢笔、打火机,母亲给别人卖饭卖水。”蒋万根说。
年轻时的蒋万根却再次上了和悦洲,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在那里我工作了4年,也是我毕生难忘的4年。”蒋万根回忆说,当时他在和悦小学任教,因为教师数量有限,蒋万根除了教语文和做班主任外,经常还要“客串”数学、政治课老师。虽然学校为他准备了一间宿舍,但为了方便照顾家里,几乎每天蒋万根都会回镇上。
冒险乘着小木船来回
从大通到洲上来回只有一种途径——乘船,然而,那时候的船就是一艘仅能承载十几人的小木舟。“那种小木舟材质单薄轻巧,很不安全。”蒋万根介绍说,由于当时的船体轻巧,因此行驶的路线也多是靠“运气”,先要靠人力不停划到上游,然后再顺着水流往斜下方划去,运气好的话可以顺利抵达对岸,运气差时,极有可能偏离路线,甚至要花费许久才能抵达目的地。
在蒋万根的印象中,曾经有一次下船时,跳板竟然断裂,导致船上的乘客统统落入水中,好在离岸较近,众人纷纷爬上岸。“那时候还是太年轻,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些后怕。”蒋万根说,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他离开和悦小学,“如今的渡船不仅宽敞安全,而且方便及时,我们再也不用为如何安全过到对岸而提心吊胆了。”
新居让生活更美好
告别了和悦洲后,蒋万根一直留在大通镇至今,“因为要照顾年迈的父母,所以我选择留了下来,如今虽然父母相继离世,我也不愿意离开,因为舍不得这里。”蒋万根说,为了免遭洪水侵袭,他们在镇上地势较高的地方做了一套木头房子,但因为受到白蚁的啃噬,他们不得不重新改造,建起了一栋2层小楼。另外,过去留下的老房子被纳入政府的“棚户区改造”,分得了民福家园的一套新房。尽管如此,蒋万根仍是喜欢住在如今的澜溪后街。
“这里曾是政府所在地。”“这里我曾工作过一段时间。”热闹的街景、热情的街坊、颇具风味的大通美食……游走在大通澜溪老街上,蒋万根向记者介绍起大通的历史,还欣喜地指着不远处的一栋栋高楼述说起自1998年移民建镇后,洲上居民喜迁新居,“再也不用担心被洪水淹了。”蒋万根笑着说,感谢政府,让大家如今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新闻推荐
“自律”是近来网上的流行词之一,邂逅自律,我才明白人生必不可缺的是什么。生为人,皆有惰性,放纵,乃人之常情,然而不能因为懒惰...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