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坐上就好”到“舒服坐车” 一家三代公交人见证铜陵公共交通变迁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公交车。(照片由市公交总公司提供)
38路过江公交车首次开通。本报记者 过仕宁 摄
新一代纯电动公交车充电站。本报记者 过仕宁 摄
干净整洁的公交车,让乘客更舒心。 本报记者 过仕宁 摄
双层巴士提升公交车档次。本报记者 过仕宁 摄
■ 本报记者 陈燕飞
“我从小就是在1路公交车上长大的。”公交驾驶员方颖生开了35年公交车,父亲方振祥是铜陵第一代的公交车驾驶员,女儿也是一位公交人。从跟着父亲在公交车上玩耍的幼童到运送南来北往的旅客的公交车驾驶员,这个公交世家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铜陵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改装进口货车 结束铜陵没有公交的历史
1958年国庆节那天,对于铜陵市民来说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利用两台苏式吉斯5“老羊毛”货车改装成的公交大客车当天正式行驶上长江路,开始为铜陵市民的出行提供服务。这两台大客车便是1路公交车的由来,往返于铜陵市区与横港大轮码头。至今这条公交线路已经驶过了六十一载的时光。
方颖生出生在1960年,当年公交车上路的那种热闹和欢喜都是从父亲方振祥口中得知的。“我父亲是铜陵第一代公交车驾驶员,一直开1路车。”方颖生说,当年铜陵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正式成立,当时的名称叫“铜陵市公共汽车站”,只有一条线2台车,仅有不到10名职工,父亲就是其中一员。
“上车的同志请往里走,给需要帮助的人让个座,没有买票的同志请买票。”售票员拿着票箱在车厢人群中挤着卖票,那甜甜的嗓音成为方颖生小时候的记忆。“我是坐着1路车长大的,1路车陪伴和见证了我的童年。”方颖生儿时没事就喜欢跟着父亲乘坐1路车去玩。
“一个字‘挤’。”方颖生说,“当时人多车少,公交车是唯一快捷的交通工具,每次到横港接大轮时,挑着担子的乘客往公交车上蜂拥而上,他连下脚的地方也没有,“长江路是石子路还好开点,过了市中心路面就开始变得坑洼不平,一路上都在吃灰。”不过,对于孩童来说,坐上公交车的新鲜劲和好奇心完全抵消了车厢的拥挤和颠簸。
让方颖生印象深刻的还有,父亲不仅要开车,还要修车,“车子爱坏,常常开着开着就开不动了,父亲就要下车来修,常常下班回家都是一脸黑油。”
经历车辆不断更新换代
1981年,方颖生退伍后在市公交总公司干了3年修理工后,和父亲一样当上了公交车驾驶员,巧的是,他开的第一条线路也是1路车。
“最开始车子是那种十几米长的‘大通道’,驾驶座旁边就是发动机,又没有空调,夏天一趟来回衣服全部湿透。”方颖生说,那时候不像现在交通那么多元化,整个市区公交运行线路还是很少,一共就那么几趟车,出行前得规划好线路。2005年,铜陵市开通首条空调公交线6路,市民乘车环境大大改善,虽然自己还没有开上空调车,但是方颖生依然感到开心,“我记得从那时候起,公交线路已经越来越多了,还开辟了郊外周边地区的营运线路,人们看见公交车就蜂拥而上的情景从此一去不返。”
如果说,父亲方振祥前30多年经历的是城市公交的组建与摸索阶段,而方颖生在此后所经历的则是变革和发展。从汽油车到柴油车再到新能源车,从有人售票到无人售票,从非空调车到空调车,35年里,方颖生从1路换到17路,又换到9路,经历了铜陵公交车辆配置不断更新换代,车辆档次的不断提高。
2017年,方颖生开上了新能源车,车内装上了空调,手动挡也变成了自动挡,“操作方便,车内环境舒适了,开车时的心情也更舒畅了。”方颖生说,其实自己开上新能源车公交车算是很晚了,早在2009年,随着优先发展公交被市政府列入民生工程,财政投入不断加大,一大批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辆先后上路,他身边的很多同事在那时就开上了天然气清洁能源车辆。
35年来,方颖生开着公交车在城市来来回回,亲见了车窗内外风景的变化。他记得早些年,道路旁都是低矮的房子,路还是柏油路,后来道路变得越来越宽阔,城市的建筑也开始有了色彩。他也没想到,公交线路从他上班时的几条延伸发展到现在的42条,车辆也从当时的几十台增加到现在600多台。公交线网已经覆盖到主城区及主要乡镇,甚至连跨江公交线也开通了。
公交向智能化迈进
2011年,方颖生的女儿方虹也进入了市公交总公司,从事的是调度工作。方虹说,过去公交采用的是人工调度,在首末站对公交车的发车到达时间进行登记,但是车子中途开到哪里,什么时候到站,不仅是乘客,连调度员自己都不清楚,“现在是智能调度了,极大地提高了线路车辆运行的可控性。”
在市公交总公司一公司智能调度室,方虹打开地图监控,在画面上,一辆辆公交车的行驶轨迹一目了然,公交实时行驶轨迹,这些都是对社会公众开放的,“这几年,公司建成车载视频监控系统、IC卡电子收费系统和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从传统人工调度向卫星定位远程调度的跨越。”
方虹说,公交智能化建设不仅方便了公司内部管理,而且建成了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推出“掌上公交”APP、“铜陵公交”微信公众号,市民在手机上可以实时查看公交车运行状态,“这两年还陆续开通了支付宝、微信扫码乘车,现在,坐公交去哪里都方便,而且也越来越舒服了。”方虹感叹,如今的公交更智能、更科学,自己“赶上了好时候”。
生在公交世家,方虹一家人的工作和生活总离不开公交两个字,一家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近期工作。方颖生也会向女儿说说关于公交的老故事,“作为一位老公交人,看着这几十年里公交不断发展壮大,看着整个城市越来越好,心里由衷地感到自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竹青)10月17日上午,铜陵市大国工匠基地开班仪式在市中职中心举行。该中心与铜陵市3家企业合作,将对首批招收的1...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