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阔步“智造”路 逐梦前行谱华章 铜陵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成效显著

铜陵日报 2019-10-08 10:31 大字

■ 本报记者 朱敏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制造业突飞猛进的70年。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铜陵市制造业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搭建工业互联网体系的新机遇。日前,记者来到行业龙头企业——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的大数据中心看到,一面大幅显示屏上,工业生产各项数据不停地跳动、刷新。经平台系统监测分析后,形成不同指令发送到生产一线等环节。该公司于1990年2月建厂,作为一家专业生产特种电磁线的制造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四的特种电磁线制造商。

该公司蝶变的核心元素在生产模式上。“过去需要2个人管理一台设备,随着信息化建设与推进,我们现在可以1个人管理4台设备。同时,投入产出率也从原来94%上升到98%,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该公司董事长助理杨亮告诉记者,为实现转型发展,公司围绕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目标,对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进行系统柔性化改造,搭建了行业内首个大数据中心。

在中发电气(铜陵)海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该公司工程部部长张继刚告诉记者,以前冲压件的移动都是靠人工完成,一条生产线需要13名工人,不仅人工成本大,而且冲压件的精确度也不能得到保证。现在更换了智能化的机械手臂,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更大大提升了生产线的效率。“公司现在的用工成本平均每年节约60到70万元,每条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40%左右,今年以来经济效益同比增长30%左右。”张继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使命在肩,必当奋楫前行。近年来,围绕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铜陵市按照“系统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以推进两化融合、智能制造为抓手,以推进信息化、智能化项目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各环节中的应用与集成,出台《关于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铜陵市“企业上云”行动实施方案》等,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推进和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自开展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以来,铜陵市已有50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全市已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达标企业,综合能耗普遍下降,运营成本平均下降了10%至15%,生产效率提高了10%至25%,经营利润提升10%左右。同时,通过实施制造智能化战略,全市实施了150个、总投资额达15亿元的信息化项目。目前,铜陵泰富、圣奥化学等21家企业列入国家、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精达公司“电磁线生产数字化管控系统”列入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六国化工“工业大脑”项目列入国家大数据优秀应用解决方案;有色、蓝盾等14家企业列入安徽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日飞轴承等3家企业获评省级智能工厂……

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个、院士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个、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及创新试点企业16家。智能装备制造业共申请发明专利100多件,其中授权20多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00多件,授权200多件。

砥砺奋进铸辉煌,逐梦前行谱华章。从“制造”到“智造”,围绕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围绕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的长远目标,铜陵市装备制造业正在做大做强,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新闻推荐

凡人善举传大爱 唱响新时代好人之歌 2018年度“铜陵好人”暨第七届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颁奖典礼侧记

大合唱《歌唱祖国》。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高凌君摄原创诗朗诵《大爱之城薪火传》。第一届铜陵市道德模范季爱萍上台,为20...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