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战地卫生员忆述: 为护伤员藏身洪泽湖一个多月

铜都晨刊 2019-08-23 09:34 大字

胡明与老伴合影。姜蕊 摄

胡明和老伴旧时照片。(照片由胡明家人提供)

■ 本报记者 姜蕊

“红汞碘酒抹了就走,感冒发烧阿司匹林三包,吃完不好下次再来。”这是抗战时期流传下来的一句顺口溜,从现在的医疗水平来看,或许过于简单。然而,对于物资匮乏、药物紧张的抗战年代,这句顺口溜却成了战士们的急救良方。回望半个多世纪前,胡明曾是一名抗战时期的医务兵,96岁的他对这几句顺口溜背后发生的故事至今难忘。

“红色力量”给他带来光明希望

自小在江苏泗洪县归仁集长大的胡明因为家境贫寒,仅读了一年私塾便辍学在家。16岁时,八路军带来了红色的抗日力量,保家卫国的号召吸引了当时正在嬉戏玩耍的胡明和他的几个玩伴。他们一路跟着八路军,听战士们讲抗战的经历,讨论救国救民。意气风发的几位少年深受感染。自此,做一名英勇无畏的好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打鬼子便成了胡明一直不懈奋斗的目标。

由于年纪小,刚进部队的胡明担任起警卫员的职务。夜间需要站岗巡逻,这对于年少的胡明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从未与父母分开的他在这个时候有些想家了,因为他有着大多数同龄孩子都有的通病——怕黑。深夜时分,四周一片寂静,胡明独自一人待在原地站岗。周围漆黑无边,伸手不见五指。“既然选择了当兵,我就要一直走下去!”每次执勤,胡明总会给自己加油鼓劲,发现周边动静,便会保持冷静、提高警惕。在胡明记忆里,由于总在部队里吃苦受累,很多当初与他同去的伙伴们纷纷打了退堂鼓,回家的回家,还有的另谋他业。

当时战场伤员众多,而医务兵比较缺乏,于是,胡明被留在了后方当卫生员。为了适应新工作,队长给了胡明一支笔和一本小册子,让他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跟着老医务工作者学习实践操作。不甘落后的胡明白天“实习”,夜晚借着微弱的烛光学理论,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学会了包扎、处理伤口等护理知识。由于当时医疗人才匮乏加之药物紧张,便有了胡明后来常挂嘴边的那几句顺口溜。在当时艰苦的抗战年岁里,战士们吃不好穿不暖,经常会出现感冒发烧,阿司匹林便成了他们的特效药。“又有战士受伤了!”当看到有战士被搀扶着进来,他们便立即赶上前去帮忙,抬上病床、诊断伤势、及时用药、严重时立即手术……众人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救治伤员。

“再苦再难,一个都不能少!”

回首那段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胡明不禁有些动容,特别是当他讲起曾经一段惊心动魄的艰苦日子,他更是难掩激动之情,泣不成声。记忆让他回到了1940年前后,具体日期他已记不大清了,但那段艰苦日子却令他终生铭记。

当时的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与我军的交锋中,不断追击枪杀受伤的战士。为了躲避敌军的追击,前方部队的战士们与敌军斗智斗勇,而后方卫生员的职责便是要照顾和护送伤员去往安全地带。由于大多数伤员都是重伤在身,除了部分伤情较轻的战士依靠卫生员的搀扶外,大多数伤员都需要背着上路。当时情况十分危急,面对前有追兵、后有崎岖路面的窘境,所有卫生员们竭尽全力、咬牙坚持、互相鼓励,没有一个人选择抛弃伤员。“你们把我们放下吧!这样你们行进的速度会更快一点。”有些伤员不想拖后腿,更不忍看到卫生员们肩负着他们这样的“担子”,便提议卫生员放下伤员加速赶路。他们得到的回复是,“战场上我们是战友,战场下我们是朋友,咱们所有人一个都不能少!”

“眼看着敌军近在眼前,我们赶紧就近钻进洪泽湖躲了起来。”胡明介绍说,那时候的洪泽湖里长满芦苇,这里恰巧成了他们最佳的藏身之处。“因为担心敌军突袭,白天大家都不敢出来,为了充饥,每到深夜时分,我便和其他几名卫生员一起悄悄游到湖周边挖野草野菜,将挖来的野菜简单处理后便让伤员吃,等伤员吃好了他们再吃,有时候前方部队的战士们也会悄悄赶来送些干粮。”胡明说,就这样他们在湖里度过了刻骨铭心的一个多月,所有人都奇迹般地脱离危险,没有一人被落下。

爱人闯关送信的故事

时至今日,胡明深知,共产党心系百姓得民心,而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他向我们讲述了抗战时期的另一个故事,故事里主人翁正是他的老伴张玉霞。张玉霞在年少时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她每天带着一群小伙伴举着红缨枪走街串巷宣传革命。有一天,八路军交给她一封至关重要的信件,让她送往村里某户伪装成苦工的八路军手上。张玉霞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在那个日军暴行肆虐的年代里,老弱妇孺见到鬼子都会退避三舍。然而,为了完成八路军交托的任务,张玉霞必须冒着被日军抓住的危险,闯关送信!机智的她在送信前做了一些小小的准备,她将信件缝在了衣角的棉花里头,再用锅灰将脸蛋涂得黑黢黢的。送信路上,虽然碰到了几波日军队伍,但对方没有留意这个满身脏兮兮、满脸污渍的小丫头。很快,张玉霞找到了住在村民家中的八路军,并将重要的信息传递出去。张玉霞的机智和勇敢得到了八路军战士们的赞许。

正直做人,铜陵成第二故乡

后来,年轻的张玉霞与胡明结识,两人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和梦想走到了一起。1953年,胡明被调到安徽做了一名军医,张玉霞相伴左右。因为平时的刻苦钻研,胡明很快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医护人员。为了救治病患,他放弃休息时间连夜护送急性病号,还陆续救治了30多名眼疾患者让他们重现光明。胡明因此受到上级表彰,荣立三等功。

1957年下半年,被铜陵“看中”的胡明服从组织安排来到了这座陌生的城市。“我小时候去他单位,想拿一些空白纸张都被他批评了,在他看来,做人就要踏踏实实,不能留一点私心。”胡明的二女儿介绍说,父亲一辈子都这样,也正因为此,父亲一直都是他们儿女心目中的榜样。

“我最想去洪泽湖看看!”十多年前,为了满足父亲的心愿,胡明的女儿们带他回了趟江苏老家,他还故地重游了那些留存在他记忆里的地方,这其中自然少不了他曾经泡在水里一个多月之久的洪泽湖,“如今那里已经旧貌换新颜了,成片的芦苇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片水草丰美的宜人景区。”胡明感慨地说。

新闻推荐

奶奶受伤了

那天中午,我像往常一样,到奶奶家去吃饭。到了家门口,我拿出钥匙打开家门,只见地上一片狼藉,爷爷奶奶都不在家。我慌了,连忙去问...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