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新优势 开辟新空间 铜陵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铜陵日报 2019-07-30 09:42 大字

■ 本报记者 汪伟

在今年6月20日召开的第二届长三角产业创新峰会暨铜陵产融发展论坛上,铜陵市与上海国盛集团、安徽国控集团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长三角(铜陵)融合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揭牌和签约仪式。作为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资本市场业务的专业运作平台,该基金将与注册在上海的产业创新基金互为犄角、互为支撑,分别发挥“桥头堡”和“根据地”的作用,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资源在长三角优化布局。

自建市以来,铜陵市的经济社会活动就与长三角密不可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进“东向发展战略”,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发展更为密切。而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征程,也开辟了铜陵发展的新空间。

1958年,上海知青竺正梁和他的老伴下放到铜陵。如今,60多年晃眼而过,他乡已成故乡,两座城市都成了老人割舍不下的牵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自上海等地的数万名“竺正梁”们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铜陵,挥洒青春和汗水,编织出铜陵与上海等地联系的情感纽带。计划经济时代,铜陵出产的粗铜源源不断运到上海进行电解、加工,为中国铜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历届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进铜陵融入长三角进程。1990年起,先后贯彻省委、省政府“开发皖江,呼应浦东”决策,“九五”期间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十五”时期实施“大开放战略”;2005年起,贯彻省委、省政府“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决策,建设以马芜铜为核心增长极的“沿江城市群”,积极推动发展东向、交通东联、资金东引、经验东取;2016年召开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长三角西翼新兴增长极的目标,进一步明晰了城市发展的主攻方向。

近年来,铜陵市对外交通日益便捷,区位优势不断凸显,产业配套持续完善,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持续加深。目前,铜陵市铜、电子、化工、建材等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在长三角地区,70%以上的铜产品、60%以上的电子产品、95%以上的水泥均销往长三角或通过该地区销往全国和世界各地,工业销售收入70%以上来源于长三角地区;外出就业人员的40%以上在长三角地区。外来项目和资金中,超过一半来自长三角地区;每年接待的国内游客中,一半以上来自长三角地区;近两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中,半数来自长三角地区。

铜陵与长三角联系之深、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已跨入从单向流动迈向双向互动,从个别要素转向全要素流动的新时期,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纵观铜陵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抢抓机遇、用好机遇的过程。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是铜陵面临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性机遇,给铜陵市提供了在更高层次上构建交流合作平台、在更广范围吸引和配置资源、在国家政策层面上赢得更大空间的难得机会,是决定铜陵未来城市地位、关系铜陵前途命运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铜陵市主动加强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沟通合作。2016年6月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将铜陵纳入长三角范围;2018年4月,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2018年11月,参与组建长三角产业创新城市联盟;先后成功举办长三角商会促进民营经济一体化发展、长三角产业创新峰会、长三角高质量发展院士论坛暨大院大所科技成果对接会等活动,引进长三角(上海)产业创新股权投资基金,与宁波舟山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阿里云联合建设“工业大脑”项目;主动对标长三角先进城市,以高标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搭建了重要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沪苏浙正处于产业转移、资本外溢的关键期和窗口期,区域内城市招项目、抓承接的竞争日趋激烈。铜陵市必须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拼抢意识,加强项目谋划对接,加快工作节奏,紧紧抓住这个特殊窗口期,突破土地、资本、环境、人才等要素瓶颈,腾挪盘活现有资源,吸引更多优质产业项目、科研成果、资金资本落地转化、发展壮大,为铜陵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努力在对接、融入、服务一体化中扛起铜陵担当、展现铜陵作为、贡献铜陵力量。

新闻推荐

铜陵市实现不动产登记两个工作日办结

星报讯记者日前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自今年7月8日起,安徽省铜陵市第五次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不动产...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