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泊车”离铜陵有多远?

铜都晨刊 2019-05-13 09:27 大字

全市智慧泊车软件首页。

全市智慧泊车软件中的车位地图。

长江路停车楼的工作人员正在引导车辆入库。

■ 郭月红 文/图

“开车10分钟,停车半小时”。近年来,行车难、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改善城市综合交通环境不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了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前几年铜陵市陆续兴建了一些智能停车楼,小区和商业楼宇也兴建了一些地下车位,然而在地面车位愈发难寻的同时,停车楼和地下车位却没能得到很好地利用,如何将车辆引向“天上”和“地下”,通过优化“静态交通”来改善“动态交通”,不少城市成功实施的“智慧泊车”给铜陵市城市管理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启发。

车位渐少:

路面停车一位难求

如今,买辆车对很多家庭来说都不是难事,但买回家的车停到哪儿让很多人为难。市民李女士经常为下班回家停车犯难。去年她买了辆车已花了10多万元,而小区的一个地下停车位要近10万元,李女士只好每天把车停在小区外边,再步行回家。市民张先生家住人民新村,每天下午快到下班时他总是心神不宁,原来,他住的小区人口密集,停车位紧张,回家稍晚一些就无处停车。

经常去市中心办事的赵先生说,一次他找地方停车,绕着长江路、淮河大道一连几圈都没找到停车位。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发现,主城区部分路段设有禁停标志,在这些路段,虽然有禁停标志,但一些车主还是冒着被罚款的风险把车辆停在非机动车道内或人行道上。在一些划有公共停车位的路段,想找一个车位要看运气了,大部分车位都被附近商户或住户的车辆停放,很少有空位。不少单位的车位也紧张,只能满足本单位职工需求,难以满足外来车辆。

地面“一位难求”现象随处可见。相关人士分析,一方面铜陵市老旧小区建筑年代久远,没有留下很多停车位,虽然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开拓了不少车位,但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比如人民新村、人民西村、幸福村等。另一方面,部分建成小区地下停车位使用率并不高,一些小区地下车位只售不租,或租金较高,业主们仍选择将车停在小区外的路边。再有临时停车困难,市区餐饮、购物等地段人流量密集,停车位不够,再加上临街商铺占用非机动车道临时停车,占用了交通资源,影响了城市的整洁,也使得非机动车在主干道上行驶,影响了动态交通秩序。

让路于民:

引导车辆“上天”“下地”

驶入车库,车辆垂直上升,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车辆“飞上天”并被自动运送到指定位置,这种智能停车场景每天在市中心几家停车楼内不断上演。为了缓解停车难,2016年铜陵市先后启动了淮河路智能立体停车楼、长江路立体停车楼、天井湖滨湖路立体停车楼建设,并于2017年前后相继投入使用,当时本报对此予以报道。时隔一年多,记者走访这些智能停车楼发现,停车楼在缓解主干道停车难的同时,其使用效率还有待提高。

4月18日,一辆白色汽车缓缓驶进淮河路立体停车楼,车主王女士说:“每天上班我都把车子停在停车楼里,省去了找车位的烦恼。”“我们这个停车楼有200个车位,每辆车开过来,都有专人指导停车,停车1分钟内即完成,我们这座停车楼其存车效率还申报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停车楼一位管理员自豪地说。

让出主干道,将车引入停车楼。2017年12月份,淮河路停车楼启用后,因为免费停车,淮河路智能停车楼使用效率提高,目前每天停车次都在500车次左右。

与淮河路停车楼比较起来,长江路智能停车楼实行半小时内免费停车,半小时后有偿停车,由于处于商业中心,周边有一些地下停车库,长江路智能停车楼则显得“悠闲”一些。长江路智能停车楼共建停车位187个。司机小刘说,与其花很多时间在路面找车位,还不如停到智能停车楼,只是现在很多市民对智能停车楼不太了解。”“我们这个停车楼车位较多,但每天在此停车的车辆不多,主要因为雨润广场、交通银行也有一些地下停车位,同时停车楼内部道路违章停车现象较普遍,不少市民不熟悉停车楼的使用而不愿进停车楼,其实智能立体停车楼比地下停车更方便。”一位工作人员说。据悉,天井湖滨湖路立体停车场则只在节假日时投入使用。

如何让路于民?一方面将车引向“天上”,一方面将车引入“地下”,市住建局相关人士表示。“我们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建设单位对小区地下停车位实行租、售并举,合理确定价格,以使车辆驶入地下,增加居民地下停车意识。景尚花园、高速地产、中房东郡等小区都先后制定了免费体验政策,其中景尚花园确定小区地下停车价格为每月150元,合理价位的确定,不少车辆都驶入了地下。”

业内人士认为,与其它城市一样,未来铜陵市道路停车位设置将遵循中心城区减量化的原则,优先保障步行、非机动车、公共交通,保障机动车通行。这意味着主城区停车“上天、下地”将是一种必然趋势,但铜陵市市民已经习惯免费停车、路面停车,这就需要政府合理引导停车需求,充分利用闲置车位,促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协调、可持续发展。

车位联网:

“智慧泊车”只差最后一步

新建、挖潜、打造智能交通,这是铜陵市解决停车难所走的三步棋,目前,打造智能交通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市建投公司停车楼负责人表示,“铜陵市道路停车问题各级都很重视,铜陵市的智能停车楼、部分停车场建设及道路路边停车及新能源车的充电桩可能会一起考虑的。”“我们到外地考察,不少城市搭建了全市‘智慧泊车’大数据平台,通过创建手机APP软件,绘制城市停车位精准地图,并设置车位导航功能和车位诱导系统,包括路侧停车、停车场车位,全市车位信息联网,有无车位一目了然,停车收费则通过手机APP缴纳,停车快捷便利,车位利用率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量较大,要专门公司统一运营管理。”目前,市建投公司正在积极寻求与社会上有实力的城市泊车管理公司进行合作,以期早日整合全市公共停车资源,统一建设、运营全市停车场及路内停车泊位,形成整体联动效应,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

“开车10分钟,停车半小时。静态交通的设置会直接影响动态交通。”市住建局城建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和建投公司正按政府部署分步实施‘智慧泊车’项目。从中央到地方,静态交通各级都很重视,其实我们从2015年就开始着手智慧泊车系统建设,目前软件已基本制作完毕,就差谁来投资了,经测算此项目投资过亿。”

城建科负责人随后打开手机里的铜陵市停车APP软件,记者发现某个路段的总车位及空缺车位通过停车地图一目了然,软件上可以缴费、绑定车牌等,“包括路侧停车位、绿化带停车位、企事业单位等停车位,全市约有3万个车位,届时都将纳入此系统。车主据此可灵活选择停车路段,顺利泊车,进而缓解城市停车压力。”铜陵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只差最后一公里。一些市民表示希望铜陵市“智慧泊车”能尽快来临,像共享单车一样方便市民生活,营造方便交通,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互联网时代的城市管理创新成果。

新闻推荐

铜陵市财政局开展医疗票据核销工作

本报讯(汪伟郑健)为进一步强化财政票据管理,规范医疗系统票据使用,近日,市财政局组织对市直13家医疗机构近233万份医疗票据以...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