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古镇:活着的历史文化街区

安徽日报 2019-04-16 07:00 大字

4月10日,一场春雨过后,记者走进铜陵市郊区大通古镇,老街、古巷、古渡口,闲坐聊天的老人、老字号店铺前忙碌的商贩、穿梭在澜溪老街上的游人,恍惚间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

“大通因水成邑,是一个江心古镇。”铜陵市郊区大通古镇风景区文化总监吴华告诉记者,大通古名“澜溪”,曾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澜溪街濒临长江南岸边,始建于元代,历经多次战火,现存沿街店铺多为清代后期及民国以后建筑,明末所铺的街面石经多次翻修至今保存完好。

大通古镇拥有古街、古寺、古井、古民俗等元素,是一个生活印记明显、景镇合一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景区代表景点——澜溪老街始建于元末明初,现存传统建筑10余万平方米,是“活着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悦三街十三巷鼎盛于上世纪30年代,洲上报馆、银楼、钱庄一应俱全,常住人口达7万人。九华头天门大士阁位于青通河畔,是昔日“九华山七大丛林之一”,古人朝拜九华的源头。明清古井建于清嘉庆年间,水质清凉,井水常年不干涸。大通龙舟赛始于唐代之前,是大通当地延续千年的传统民俗活动。

在澜溪老街一家家老字号店铺前,游人如织。几位游客驻足在“小上海钟表行”里,仔细端详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各式钟表。停留在百年老店“大通理发店”中的游人,望望英国进口的“西洋镜”,至今仍十分清晰地映出人像。这里能看到如今特别少见的荡刀布、老剃刀、佘查两家曾经的共墙石碑,还有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工具箱式百年坐凳等。

铜陵市郊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刘荣生告诉记者,大通古镇风景区开发工作全面启动于2014年,围绕旅游六要素,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大通古镇风景区已成为集休闲观光、研学旅行、历史考察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新闻推荐

铜陵题材电影入围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本报讯(李莉吴华)4月11日,作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重要竞赛单元的第二十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初评结果公布,铜陵籍学子、浙江师...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