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风今乍起 创新自成歌 与会众嘉宾畅谈铜陵如何高质量发展

铜都晨刊 2019-04-12 22:56 大字

参会嘉宾参观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及铜陵市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展。 本报记者 詹俊 摄

院士专家恳谈会现场。本报记者 高凌君 摄

参会嘉宾在参观无人机设备。 本报记者 詹俊 摄

■ 本报记者 姜蕊 陈燕飞

千年古铜都,地灵人杰多。雄风今乍起,创新自成歌。4月11日,长三角(铜陵)高质量发展院士论坛暨大院大所科技成果对接会在铜陵市盛大启幕。与会嘉宾在院士论坛、专家恳谈会上以“最强大脑”为新时代铜陵高质量发展把脉会诊、建言献策。

平台搭建提供合作契机

五六年前,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科技合作办副主任华黎明来过铜陵。五六年后的今天,华黎明再次来到铜陵,感到铜陵的城市面貌变化得很快。华黎明说,上海交通大学在工科领域有很多的科研成果,有很多铜陵籍学生和老师,和铜陵的项目合作也不少,而铜陵产学研做得很好,学校这次来铜陵是巩固以往的合作基础,更是想看看有什么新的合作亮点。

为此,华黎明带来了适合铜陵产业发展的项目,巡展展示、路演推介,“希望铜陵的企业家们通过我们项目的发布,找到某种合作点。”

在华黎明看来,铜陵举办此次高规格盛会,为高校和企业搭建平台十分难得,“前端的应用型及科研成果成果可以拓展企业家的思维,为铜陵的经济发展服务。”

铜陵展示了开放理念

“作用重大,意义深远。”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谈到长三角(铜陵)高质量发展院士论坛暨大院大所科技成果对接会在铜陵召开,用了八个字来形容。

在薛其坤看来,铜陵举办此次大会的意义不在于签约几个合作项目,更重要的是响应了铜陵地区呼唤人才的心愿,提高了科技创新氛围,这种氛围的打造和环境建设,有时候比促成一两个合作项目或者产业更加重要,“通过这样重大活动的开展,铜陵对外展示了开放的理念、对人才呼唤的渴求、对创新的期盼,类似活动如果持续进行下去,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成果在铜陵落地开花结果。”

薛其坤表示,一个城市想要真正高质量的发展就要靠科技来推动,所以就必须要把最先进的技术引进来、留下来,让这些最先进的技术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地结合起来,“铜陵此次会议的召开将不断地在当地催生新的科研方向、产生更多合作项目,为铜陵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实施“135”创新发展工程

“我曾经在铜陵生活、工作过几年,应该说我有着铜陵的血统,也算是半个铜陵人了,所以对铜陵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情谊。”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孙殿义在“开辟铜陵有创新特色的城市转型发展道路”的演讲中提到,铜陵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并向后期快速过渡的阶段。“铜陵是典型的功能型、区域性沿江近海的中等偏大城市。”孙殿义认为,这一过渡阶段面临发展与转型的双重挑战:铜陵发展循环经济、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基础扎实;同时,铜矿、硫矿、碳酸钙三大资源采选与冶炼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孙殿义认为,铜陵应该走创新特色的城市转型发展道路,实施“135”创新发展工程,即坚定走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实施三大基础举措(举办一所精品技术大学、建设一所专业综合技术研究机构;成立一支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专业化运营的技术风险投资基金);实施“无中生有”、“雪中送炭”、“锦上添花”、“高级人才”、“科技长征”五大创新工程。

“研之能”与“产之需”精准对接

“此次对接会在铜陵市举行,将进一步加强铜陵市与两院院士等高端人才、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对接,加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铜陵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产学研合作作为推动创新创业、促进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积极嫁接高校院所科研力量,分别与清华大学、中科大、合工大、武汉理工大等高校院所合作,采取多种模式在铜陵市设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每年组织各类科技对接、推介活动60场以上,使高校“研之能”与企业“产之需”精准对接。

该负责人表示,依托院士工作站、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各类研发平台,铜陵市还扎实开展行业技术研发和项目合作,实现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在铜转化和产业化。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工业基础好、行业竞争力强的优势,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着力突破产业、企业转型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共性和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全市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项,其中3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立足企业、瞄准行业、服务产业,深化“产学研合作+”,铜陵市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铜陵特色的创新之路,连续多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入列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并被省政府推荐申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新闻推荐

父亲的“人生告别会”

□张峰清明时节,更加思念父亲。那是三年前的事情了。父亲被确诊时,医生说生命最多只有三个月。噩耗来的如此突然,以至于我们...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